卡还在,店没了,心塞不? 提防“预付卡”成商家“圈钱卡”,12315发布消费提示

南国今报 2020-10-13 13:51 大字

9月15日,柳州市柳江区一家健身中心毫无征兆地关门停业,店内健身器材也被搬一空,负责人更是再也联系不上,只有店门口张贴着一张告示,称“本中心因经营不善倒闭,已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详见本报9月17日6版相关报道)。

截至10月10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共接到关于该健身中心的投诉、咨询22件。该健身中心从2018年至2020年8月底,通过优惠办卡等促销活动,向消费者提供办理月卡或年卡服务,金额从280元到3.5万元不等。目前,投诉事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近年来,在餐饮、健身、美容美发、教育机构等行业,因预付卡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不少消费者都曾遭遇“卡还在,店没了”的窘境。11日,12315指挥中心专门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大家谨慎办理各类预付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

今报记者廖艳明通讯员徐丽莉谢华

【消费提示】

谨慎办卡谨防受骗

1.查看商家资质。在购买预付费项目之前,要了解经营者的经营能力、知名度、诚信度、有无涉诉等情况,注意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主体资格,规模大小、设备条件,核对商家营业执照的名称和注册地址是否一致等。

2.保持理性消费。办理预付卡是“希望享受到更大的优惠”,但不能因为优惠的诱惑而忽视背后的风险。因此,消费者要按照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理性办理预付卡,做到“三不要”,即不要盲目听信销售人员的说辞,不要一次性充入过多金额,不要办理服务周期长的预付卡。

3.保留消费证据。充值前应要求发卡人签订合同或协议,不要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查看续费升级、转让、违约责任等条款和注意事项,对于约定含糊不清或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询问商家并纠正,并妥善保管好每次消费的相关凭证,为日后可能产生的消费争议提供解决的途径和依据。

4.积极理性维权。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可以依据协议或合同约定的纠纷解决方式协商解决。双方协商无果时,应及时拨打12315热线寻求帮助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积极理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新闻推荐

工业名城绽放新光彩 广西“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之柳州篇

本报记者覃伟立毗邻柳钢集团的雀儿山公园内,5000平方米近11万株百日草花开正艳,宛如花海,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引来众多游客观赏...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