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农产品走出广西,跨出国门 大蚝莲藕禾花鱼 味美价廉受热捧
工人将钦州大蚝装上车。钟方杰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钟小启
广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农产品品类众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聪明的农业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运用种、养或者种养结合的手段,将丰富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在广西公共目录品牌中,多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如钦州大蚝、柳江莲藕、全州禾花鱼。它们因味美价廉而颇受欢迎。
钦州大蚝:从吃不到到随处可买
深秋时节,钦州天泽地润养殖有限公司在钦州港蚝排基地的肥美大蚝开始陆续上市了,该公司董事长刘星锋从事大蚝养殖9年了,2016年和2017年,他通过招投标竞拍下400多亩大蚝养殖海域,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
刘星锋告诉记者,往年,大蚝价格卖得再好,也不超过5元/公斤,而且还要到处联系老板来买。如今各地老板争先致电咨询,价钱已超过6元/公斤。“这都得益于近年政府部门的大力推介,钦州大蚝的知名度已逐年攀升。”
大蚝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产于中国大蚝之乡的钦州大蚝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广西特色产业。成品大蚝以体大、肉嫩、味正著称于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人采集、食用大蚝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渔民在海里采的蚝只能自给自足,没有多余的卖到市场,内陆人是吃不到大蚝的。
如今,钦州市形成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大蚝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26.5万吨,年产蚝苗1.3亿串,年综合产值28亿元,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钦州大蚝不仅走出广西,还跨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柳江莲藕:从鲜有上市到出口国外
柳州市柳江种藕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贬任柳州刺史,在《柳州峒氓》诗中,记载了山民用“荷叶包饭”赶圩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民种植的莲藕,还很少上市交易。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柳江区百朋镇藕农到武汉良种藕基地引进藕种,结果不但亩产翻番,且节粗白嫰,有松、粉、香的口感,“玉藕”美称一时名扬柳州市场。
经过柳江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势利导,通过宣传发动、派人调种、成立技术协会、培育经纪人等频频出招,大面积改良本地藕种,柳江区已成为重要的双季莲藕产区,种植面积超过六万亩。
柳江莲藕具有脆、嫩、鲜、甜的特点,可炒吃、生吃,营养丰富。莲藕产品有荷叶茶、莲藕糕、莲藕汁、莲藕羹、九品香莲茶、九品香莲花瓣茶、九品香莲花蕊茶等,还带动了竹筐包装、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柳江区的莲藕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
全州禾花鱼:从传统养殖到规模推广
鱼稻共生,田因鱼而肥,鱼因稻而鲜。禾花鱼是生长在稻田里的一种生态鱼,因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桂林全州县的禾花鱼养殖历史在汉代就有记载。当地群众在田里种稻,水体养鱼,稻田利用率大增。
相传宋理宗为太子时,太子侍讲、全州人陶崇一次省亲时带去禾花鱼干,太子吃后念念不忘,登基后立即让全州知州进贡,满朝文武也奉为上品,全州禾花鱼从此名满天下。
禾花鱼年产两次,以重约50克~100克、长约2~3寸为宜,吃法有清蒸、水煮、红焖、油炸、煎、火烤、烟熏等十余种。将禾花鱼炸食时,鱼骨香脆可直接食用。当地人说,禾花鱼从稻田中捞出后,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饲养,两个月后,其独特的幽香便随之消失。因而,把鲜禾花鱼烘制成鱼干,成为全州人保留禾花鱼香味的妙招。
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稻田养鱼生态种养模式推广,运用绩效考评管理和安排专项资金推广稻田养殖禾花鱼,每年种养面积达40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80%以上,总产量2万吨左右,年产值6亿元以上,取得了“稻田增产鱼增收,农业增效民增富”的良好效果。
新闻推荐
生猪生产总体进入止降回升转折期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保供稳价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近一段时间以来,猪肉供给和价格问题受到关注。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如何?供给何时恢复?元旦和春节猪肉价格是否...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