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韦秋梅: 像妈妈一样关心和教育学生

南国今报 2019-09-02 15:44 大字

韦秋梅在耐心教学生算数。 受访者供图 韦秋梅为学生理发。

◎教师专访

今报记者石红星

8月27日,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的公示结束。在公示的全国模范教师名单中,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韦秋梅入选。

1

她照顾留守学生5年

46岁的韦秋梅,来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之前,已在家乡土博镇四案小学当了23年的乡村教师。

以前的四案小学,条件艰苦,连喝的水都是储存的雨水,许多人来了就走,韦秋梅却坚持了下来,因为孩子们不能没有她。

这个学校7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还没实施免费午餐的时候,距校较远的学生多数早上从家里装饭到学校当午餐,但仍有一些学生时常没带午饭。韦秋梅在校园空地上、围墙边种上了菜,然后在自己宿舍里给这些孩子“开小灶”,让这些孩子不再挨饿。

单亲家庭男孩小宁,因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独自一人在家生活和上学,孤苦无依。小宁上小学二年级后,韦秋梅让他跟自己生活了5年,亲自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给他买生活和学习用品,并组织学校师生给他捐赠衣物。

但把韦秋梅与特殊教育联系到一块的,却是一位盲人学生。1997年,学校来了一名14岁的“大龄”男生,该男生因自小双目失明,一直没有上学。为了教好这名学生,韦秋梅特意跑到市里,学会了用盲文教学;为了帮他“赶进度”,她利用假期给他补课,一年内就给他上完了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课。该男生的家距学校较远,韦秋梅还经常接送他上下学。后来,该男生顺利进入南宁盲聋哑学校继续学习,并学会了按摩。

如今,这名盲人学生,已在拉堡镇上买了一栋私人房,开起了按摩店。

2

爱生如子教特殊儿童

因为有教育和照顾残疾学生的经验,而且会使用盲文教学,2013年柳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后,韦秋梅被调入该校任教。

韦秋梅说,成立之初,学校没有生活老师,他们除了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这些学生都是残疾儿童,因智障、自闭症、聋哑等,他们在入学时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有的连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都不会,还有的甚至不会说话和与人沟通。“因为有部分学生住校,白天给他们上课,晚上还要照顾他们,真的很辛苦。”韦秋梅说。

一个简单的汉字、字母或数字,这些普通孩子一学就会的东西,韦秋梅却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教,虽然单调又枯燥,但她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坚信,只要付出不懈努力,天生有瑕疵的“花朵”也会绽放。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学会自理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韦秋梅还教他们炒菜做饭、做包子、种菜等。经过几年训练,这些孩子基本上都学会了生活自理。

患唐氏综合征的男孩小京,刚入学时只会一句骂人的话,不会与人沟通;喜欢趴在地上,谁去劝他起来就会被他踢打;到饭堂打饭从不排队……经过韦秋梅和学校6年的训练,现在,小京不但生活能够自理,也懂礼貌了,看到老师同学或陌生人会主动问好,打饭也自觉排队;他还学会了讲话,能够也愿意与他人交流了。

2016年,班上女生小彤的母亲病重,其父既当爹又当妈,家庭极为困难。韦秋梅和另一位老师发动爱心人士,给她和另外一名家贫学生捐款捐物。

冬天,韦秋梅帮学生缝被子,给衣着单薄的孩子添衣服。为了调动这些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补充营养,韦秋梅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糖果饼干鼓励学生。

3

从教29年多次获表彰

从教29年,韦秋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生如子,所带班级学生进步快,常年被评为文明班级。

韦秋梅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家长信任。还先后获颁“感动柳江青年榜样”,“师德楷模”,优秀教师,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本版统筹:今报记者巴方

新闻推荐

从未向银行借钱 却被告欠5.9万元 原来是身份信息被人盗用,法院查明真相后驳回银行诉求

记者付华周通讯员周敏华晚报讯没有向银行借钱,也未开办任何信用卡的市民柯先生,莫名其妙地被柳江区某银行起诉到法院,要求其...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