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奔腾“蔗浪”欢

柳州日报 2018-12-04 09:47 大字

上月29日,在2018/2019年度甘蔗榨季开启之际,市农机部门会同市农业局,在柳江区穿山镇甘蔗“双高”示范区举行了一场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全市8家农机企业,带来了12台套适合本土地形特点的中小型机具参加演示,涵盖甘蔗生产耕整地、种植和收获三个环节,实地展开了一场农机“大比武”,吸引全市各大农机、农业合作社和甘蔗种植大户前来一睹农业全程机械化的魅力。

“样子真别致,还没见过这样的机型……”在演示现场,柳州永兴赛福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机具备受瞩目,颇具现代感的机身拥有大小8个轮胎和两个驾驶室,其董事长朱季华仔细向围观的群众介绍,这是国内第一台数控甘蔗联合收割机,也是农机“柳州制造”的代表:“在场其他收割机大都是仿照美国、日本的机种,而我们这台则是采用独创的收割、输送技术及控制技术,自主研发获得3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仅能一次性收割双行整杆甘蔗,还具有360度原地掉头,适应多种复杂地形环境的特点。”朱季华介绍,目前该机具仍在实验阶段,在未来将实现量产。

作为农机生产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柳江区销售经理黄连闹带来了AS60型甘蔗收获机,对于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他有自己的见解:“虽然近年来柳州的农机推广越来越普及,但仍然有部分农户不认可,认为只有种得密产量才高,其实这是不对的,农业种植收割要算清综合账。”黄连闹告诉记者,这几年政府陆续出台农机贴息政策,往往一台100万左右的机具能够得到40万元至65万元的补贴,减轻了种植户和合作社的压力,把各大农业合作社资金盘活了,也让合作社得到迅速壮大。

在演示会现场,不仅有轰轰作业的甘蔗联合收割机,还有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粉垄深耕深松机,全市甘蔗种植农户和合作社代表们纷纷围观拍照,互相交流,在让蔗农了解农机、认识农机、信赖农机的同时,也给农机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更多优秀机具投入新一轮榨季生产中。

“有了高效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大大降低了收蔗成本,提高了甘蔗产值,助推我们合作社创收。”在现场会上,柳江区金实农机合作社社长叶旭懂看着今年购买的国产洛阳辰汉收割机和美国凯斯收割机在蔗田快速完成了收割、装车作业,自豪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请人砍蔗,每人每天150至200元,一人一天仅能砍一吨甘蔗;而甘蔗收割机20分钟就能收1吨甘蔗,每亩收费在15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机械收割比人工砍收工效提高数十倍,成本比人工低一半,而且现在购机还享受国家补贴政策,机械化让甘蔗种收走向快车道!”叶旭懂说。

记者从市农机部门了解到,柳州的农机工业在全区有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优势,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强,有各类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多。这些都为柳州的农机工业造就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行业发展集中度不高,难以发挥最大的优势。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柳州农机企业得到了更多扶持及平台,柳州农机制造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产品研发层出不穷,如柳工4CQ-180和4CQ-350甘蔗收获机、金云电动采桑机、正源鼓风式喷药机等,对全市农机新装备研发生产,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打造现代化农业提供助力。

本报记者 阎翔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柳江区食品公司宿舍居住环境好,生活有奔头

柳江食品公司宿舍。□Text&Photo/记者覃伊曼小区档案小区名称:柳江区食品公司宿舍规模户数:4栋楼,104户建设年份:2004年3月开...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