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花钱白得手机 还能赚钱?柳州49人为此莫名背债 工商质监部门帮挽回损失

桂林晚报 2017-09-14 09:22 大字

不花钱就能白得一部手机,每个月还有近百元的收益。柳州市柳江区有49人,都以为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落到了自己头上。最后,他们却发现,不但收益没了,自己还背上重重的债务。9月10日记者获悉,柳江区工商质监局破获这个“0元购机”案件,这才帮大家挽回了损失。

事件“0元购机”骗了49人

今年上半年,柳江区工商质监局接到多人投诉,称他们购买手机后,莫名背上了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贷款。这是怎么回事?

消费者韦先生介绍,去年12月份,他在当时的柳江县一家手机通信经营部看到,商家打出广告“0首付0利息0月供”就可免费得手机。仔细询问得知,除了买手机不要钱,日后还可以每个月获得一小笔收入。销售人员称,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参加了店内的这项活动。半信半疑的韦先生也拿出身份证,填写了相关资料。

奇怪的是,除了填写相关信息,购买者还要与相关工作人员拍照。

最开始,他也确实获得了一些可以用于兑换现金的“信使豆”(1颗信使豆等于1元人民币)。然而,3月之后,他们不但没有再获得“信使豆”,还不断收到信贷公司发来的催款信息,说有贷款超期未还,已经产生了违约金。

后来,他才想起,购买手机时,手机店工作人员说要签订贷款合同。但是,当时双方已经说好,贷款不要他还。

他多次找到手机店沟通,手机店却称合同是消费者自己与信贷公司签订的,与店方无关。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工商部门投诉。

据悉,包括韦先生在内,一共有49人遇到类似的情形。

调查不要钱的买卖猫腻多

接到投诉后,柳江区工商质监局执法人员立即进行了调查。

原来,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该公司开展“0元购机”的手机促销活动。消费者购买手机时不用付款,只要在购机时,按销售人员的要求,由手机销售门店以消费者的名义,向两家金融服务公司分别办理消费贷款。而办理贷款的金额,约为购买手机款项的两倍。买手机要拍照,就是用于贷款。

之后,手机销售门店会在扣除手机款后,将多余的部分,放到一个网络投资平台进行投资。3至8个月内,消费者就可将从网络投资平台获得的返利款中,支付贷款,并获利。

据悉,该项活动共有49人参与,申请贷款27万多元。

今年1月底,网络投资平台突然停止运行,导致参与了活动的消费者频频被催款。据悉,该投资平台,曾经被网友和媒体质疑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等。

结果商家背债又挨罚

执法人员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明明是消费者自己贷款购机,商家却称“0元购机”,其行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经过执法人员调解,最后商家同意承担所有贷款,不用消费者偿还。手机由双方协商,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商家向消费者补偿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费用。对于商家的违法行为,工商质监部门处以罚款3万元。

据《南国今报》

新闻推荐

静兰桥西端北侧地块旧村改造,助力地块价值腾飞

地块区位图。静兰大桥西侧。其他单个地块项目介绍□Text/记者易柳燕Photo/何俊涛项目概况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出让面积154.51亩拟建设地点:西江路与静兰桥连通处北侧总投资额(万元):460000项目所属产...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