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在柳江区流山镇有一个神秘古堡,它与一场大战有关…… 千蔓古堡 消失的明代要塞
今报记者刘凯王剑文/图
在柳州市柳江区的流山镇一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龙江南岸的一块台地上,曾有一座墙垣高峻的夯土城堡,城门朝向龙江,城内还有成排的房舍,以及威严的衙门,彰显出一座古堡的气势与阵仗。
这座传说中的城堡,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当地只有少数老人,还能偶尔回忆起听过的故事。不过,相关史料却能证实这座古堡的真实存在,而且那里还曾主导过一场改变明王朝国运的大战。
传说中的神秘古堡
流山镇流山村千万屯,居民大多姓周。周氏世代繁衍,流传着一个关于古堡的传说。
今年70多岁的周阿婆住在千万屯境内原柳江县氮肥厂的生活区里,这座氮肥厂建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逐渐荒废,原来的老职工搬迁,她们这些千万屯的老村民便搬了进来。
“很小的时候,我曾经亲眼见过这座古堡。”如今搬到氮肥厂居住的周阿婆回忆起这座古堡,显得有些吃力:在70年代原柳江县氮肥厂建厂时,这座古堡依然还在。城墙足有两层楼高,好几米厚,坚硬无比。城内长满青草,只有一些墙基,但范围很大,小孩从城头跑到城尾,跑得气喘吁吁的也难以跑完。
而一些来自屯中其他村民的说法更加神奇。有的居民说,传说城内有一座大宅,有一个大官曾在此坐镇,指挥无数兵马,在附近群山中大战,死伤上万人,以至于群山和河流都被染红。
一名附近村中小店的店主说,村里老人传说,这座无人的城堡,还有一座通往龙江河的城门,门口可停泊船只。
但从1970年原柳江县氮肥厂建厂开始,这座古堡便渐渐消失了。
据文献记载,氮肥厂建厂时,拆毁了城堡大半城墙,只留下半座城池。1981年,自治区文物考古队进驻时,对古堡进行了测量,发现城北墙长200米,南墙210米,东墙150米,西墙80米,西南两面有护城壕沟,宽约3米,深1.2米,此时,东墙已在修建氮肥厂时被铲平,只留墙基。其他三面城墙依稀可见。
村民们回忆,不久后,随着糯米滩水电站蓄水,这座古城经历水泡,已摇摇欲坠。后来当地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便将城墙推倒,在旧址上辟出一片田地。从此,这座古堡彻底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
七万兵马曾在此集结
根据现存的古堡遗址,加上当地的地形地貌,我们不难还原出这座古城堡的风貌。古城北依龙江河,东临一条天然溪涧,西南两面挖有深壕隔绝,以栈桥连接陆地。城内范围达2.3万平方米,比今天的柳州步步高广场占地面积还大。
城中有一座衙门,虽不大,但颇为威严。城外空地是成片的茅棚,据说是城外将士扎营所在地。
然而,令当地村民意想不到的是,这座旧日驻兵不过百人的城堡,却与一场大战息息相关。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经历壬寅宫变的嘉靖皇帝朱厚熜险些丧命。在此多事之秋,柳州韦公迈率众举事,官兵镇压亦以失败告终,掀起了当地百姓反抗官府的高潮。战火导致柳州“城外五里即贼巢,军民至无地可田”,可谓民不聊生。
此时的大明王朝,南有广西之乱,北有蒙古寇边,东有倭寇为患,可谓风雨飘摇,亟需一场巨大的胜利稳定局面。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秋,受嘉靖皇帝钦命,两广总督张岳会同广西总兵陈圭等,调集汉军、土司兵共七万余人,向韦金田领导的五都(今洛满、流山一带)义军发起猛攻。
各路明军先后攻下洛满、都博、北岸、平田、雷岩、北册等寨,“遂进围鱼窝、马鞍、高桅诸巢”。兵锋所指,各个起义军山寨纷纷被攻陷,逃散的义军纷纷集中在距离千蔓村(即今千万屯)约8公里处的鱼窝寨(今流山镇正蓝村鱼窝屯一带)。
关于这场战事,两广总督张岳在其文集《小山类稿》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根据文集中的《平鱼窝刻石》记载,在此以前,明朝官军曾经四次发兵攻打鱼窝寨,但却无一例外折戟而还。张岳亲率大军前去征剿,并将行辕迁至千蔓,第五次向鱼窝周边大小山寨发起进攻。
七万大军在此集结,战斗异常艰苦。对此,《平鱼窝刻石》有生动描述:“贼昼夜守不撤,山顶绳悬礌石,兵一临寨,贼断绳,礌石乱下如雨”。双方僵持达半年之久,官军始终未能找到破寨之术。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张岳看到强攻无效,暗地里挑选精兵,组成了一支70人的敢死队,他们趁守寨哨兵松懈,用绳钩搭梯攀登绝壁,并将寨门打开。而后大队明军如潮水一般涌入,才最终攻下义军的最后据点——鱼窝寨。
整个五都战役,明军俘斩4000余人,堪称柳州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战后,张岳写下《平鱼窝刻石》,而后,“又至千蔓,周观营垒,阅诸将功最”。并嘱咐手下兵丁,将这篇文章“叙刻于崖石之上”。
千蔓筑堡守地方平安
攻下鱼窝寨后,张岳依然有担忧:半年来的风餐露宿,数万大军的长途奔波,耗费钱粮无数,如果鱼窝寨再起风波,又该如何弹压?
最终张岳相中了千蔓这处咽喉要地,修造城堡,并准备调狼兵镇守。而明代文人王世贞,曾为柳州知府王三接撰写墓志铭,文中也提到了千蔓筑堡之事。
狼兵主要来自广西东兰、南丹等地,是明代壮族土司组建的精锐部队。狼兵不隶军籍,彪悍武勇,有自己独特的战术和训练方法,有明一代,参与剿寇抗倭,战绩非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军纪混乱,烧杀害民屡见不鲜。
当时的柳州知府王三接强烈反对,认为狼兵军纪败坏,将来肯定会为祸周围百姓,制造新的矛盾,更何况狼兵久离故土,很容易一哄而散,到时候这里局势又会变得极不稳定。于是王三接私下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当地百姓听闻后畏惧狼兵,纷纷联名请愿,保证将来永不造反。张岳因此决定改为选取当地兵士驻守。
据明代兵防专著《殿粤要纂》记载,千蔓堡常驻兵丁63名,并有哨船7只、水手14名。而在同一时期,这类屯堡多数只有二三十人驻守。千蔓堡,俨然已是柳州城外最重要的堡垒之一。
然而奇怪的是,记载千蔓堡存在的《平鱼窝刻石》只见于张岳文集《小山类稿》,鱼窝屯及千万屯周边的山上,村民们都未发现有碑刻存在。到底是当初因为什么缘故未能摩崖刻石,还是刻石被后人所毁,至今无人知晓。
自嘉靖年间设置千蔓堡后,五都鱼窝一带在明代余下的100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起义。直到清代,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依然记载了柳州府西北面的千蔓堡。
血战之地变作桑田
如今,曾经的古堡区域,已被辟为茂密桑田。密植成片的桑树,主要种植在龙江南岸一块凸起的畲地上。附近老人说,这片畲地,就是当年的城墙被农民推倒之后平整出来的。
当年的氮肥厂,曾经因为可以放露天电影,成为了当地老人们最温馨的童年回忆之一。不少老人说,氮肥厂曾经有过数百工人,但随着时代变迁,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荒废。
今天,走在氮肥厂生活区里,20多栋住房,只有两三户附近村民在此散住。曾经的氮肥厂小学,如今更是人去楼空。
但是,沿着小学校门口一条田埂上的小路,不时还可以捡到一些明清两代的老瓷片,老人说,这就是古堡东墙的墙基。而田埂下的大块凹地,正是当初护城的壕沟。
居民房边,一个古旧的石槽默默地述说着这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老人们说,以前城里曾经挖出过大量的石质建材,很多附近村民便用这些材料盖起了猪圈和牛棚。前些年因为修建高速公路,这些石头全部被拿去粉碎,变成了高速公路的路基。
曾经控扼一方的千蔓古堡,就这样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新闻推荐
龙团屯腐竹黑作坊死灰复燃,生产过程涉嫌违法添加吊白块百余执法人员凌晨突袭 查获问题腐竹300多公斤
龙团屯腐竹黑作坊集中区烟囱林立。涉嫌非法生产问题腐竹的黄某戴着手铐接受执法人员调查。本版图片均为今报记者王缉宁摄执法人员在一黑作坊查扣了20多公斤吊白块。执法人员依法扣押问题腐竹成品...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