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年前,柳州市文惠桥北端金沙角项目挖出的那段旧石墙曾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猜测,最近,柳州的文物部门在其下方又发现了另外一段卵石墙体。两次勘探活动笔者都有幸参与,下

南国今报 2014-05-19 11:06 大字

发掘现场,清理出来的探方中能够看到坡状的卵石“内墙”。“外墙”用大块青石筑成。现场挖出的陶片。

●陈佚生

2010年,在金沙角楼群工程开挖地基时,发现了一道青石墙,我去看了,当时认为是明代嘉靖廿四年(1545年)平定“五都蛮”后,由总制张岳主张修建的外罗城(外郭)遗留下来的城墙墙基。依据是清修的《柳州府志》和《马平县志》“城池”一节,都有“外罗城起西,环北、东,首尾皆际江”的记载;民国期间修撰的《柳江县志》,也沿袭了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明代外罗城是从城西的“破城门”一直延伸到今天的柳州饭店门前,成一直线。这说法就同志书所说的“环”不对板了!佘勉学在《柳州北郭碑记》中还说:外罗城“起自西江,迄于东冲。”这“东冲”是柳州古“三川”之一,也叫东川,是一条大排水沟。沟从文武巷(今星河大厦前)地下流经北门街(今解放北路),入二圣人庙前(今金鱼巷附近)的黄牛塘(早已填平),再经现在的公园路幼儿园左侧转入后府塘(东门城楼后,已填平),经太平桥(文惠路南端)入粤东会馆(今龙城中学),过东台路口从旧称鹧鸪堆的地方(原市机关幼儿园一带)流下柳江。可见,明代修筑的外郭不是直线的,而是弧形的(郭和罗就有包围之意),金沙角工地发现的疑墙,就是外罗城的终端“际江”处。以上猜测,似有一定依据。

近日,在原青石疑墙之后,又发现一道用大块卵石筑成的墙体,我也去看了,并又多了一种猜测——这可能是一道古河堤!理由是这里非常需要一道防护堤。因为柳江自北而来从鹞鹰洲(铁桥南端江面)到东台山下,几乎是一条直线,因东台山突出江面使直流的江水形成漩涡。这漩涡在正常水位时只在山下回漩,汛期水涨(如1996年的“7·19”),漩涡回流范围可从如今的滨江东路38栋面江处到文惠桥底。在河水正常时,鹧鸪堆不会受到江水的冲刷,大洪水来时,稍为突出江面的鹧鸪堆就会遭到回流水冲刷,如果没有防护堤,鹧鸪堆会被江水长期冲刷而逐渐崩塌。

明代外罗城筑成后,因西面地域逼窄,没有多大拓宽的空间;鹧鸪堆东北一大片,则是柳州扩建的最佳地段。唐代的柳侯祠和明清时期的开元寺、社稷坛、粤东会馆、天妃庙、清真寺、柳江书院等重要建筑物都在这一带。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柳州一游,在《粤西游日记》中他记述了柳州东门外的一些状况。他从窑埠过渡在东门沙角上岸,“登涯即阛阓连络,以委巷二里入柳州城,东门以内,反寥寂焉。”后来他几次出东门经柳侯祠到天妃庙(在原柳州专署大院后东南面)探望有病住庙的同行好友静闻,又提到“东郭之聚庐反密于城中,王翰简(启元)、龙天卿(文光)之第俱在焉”。清代曾中进士的欧阳金的家,就在粤东会馆旁边。可见,这一带有很多有名的建筑物和当时在柳州颇有名望的人物的住宅,在今东台路沿江一线筑道护堤,也在情理中。

这次金沙角工地发现的卵石内墙,可能是最早的防护堤。这段江堤就地取材,花工花费都不大,估计是从目前发现的地段一直延伸到东台路尾的翠园临江处。但因用料不理想(卵石砌墙很难平整),工程过于粗糙,时间久了有所损坏,才外面加修一道青石堤。因青石料要从对河开采、造型后运过来,花费过大,不会修得很长。估计就是鹧鸪堆这一段,因为鹧鸪堆下游江岸比较平直,原修江堤受冲刷不大,无须再加一道堤保护。

有人认为这两道石墙,可能是该区域某个重要建筑物的“挡土墙”;也有人认为是早年一处叫“旅安所”的机构或建筑体。这可能性不大!这个“所”在清志和民国志及十多年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柳州大事记》中都找不到,可见它不是什么大机关或重要建筑物,没必要为它筑这么大工程的附加建筑。我第一次看到这道青石疑墙时,也曾有过是否地基或挡土墙一类的猜测,当我把这想法向一位姓蓝的老建筑工人请教时,蓝师傅说:“这样垂直的墙体不像是挡土墙,一般墙基也不必砌得这么高、这么厚、这么规整。”他还问我“会不会是旧城墙”。这次在青石墙内又发现有卵石墙,我认为是不同年代建筑的两道防护堤。

这两道江堤分别在什么时代筑的?这问题一时说不清楚,我认石墙的建筑不会早于明朝。据《府志·城池》记载:“迄元俱无城郭,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府治于马平。四年,县丞唐叔达始筑土城,十二年指挥苏铨等拓之易以砖。”马平的城墙在明初才改土易砖,张岳主张筑外郭还是用平五都蛮的余饷开支的,哪有财力去筑一条石堤?也不会筑在清代,因为乾隆年间修的《柳州府志》和《马平县志》都没有相关的记载。更不会是民国年间筑的,不但《柳江县志》无记载,连口碑都没有!我猜度卵石墙是在明代中后期筑的。

明中叶,社会经济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政治却非常腐败,内扰不断,外患不息。万历之初张居正在明神宗支持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进行雷厉风行的改革,在农田水利方面也有所建树,国库日盈,国力日张。这时作为柳州府治所在地的马平,已相当繁荣,城东北一带更显得重要(见前面所述),在这时抽出部分财力筑条江堤,不会很困难。至于后来筑的那段青石堤,估计也是在万历晚期筑的,因为神宗在位48年,后继的天启、崇祯两朝,明政权已走向下坡,有谁去花心思和财力去补筑一段在当时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江堤!

以上只是猜测,真凭实据还得有待考古工作者和文史工作者去探寻。

本版图片今报记者王辑宁 摄

新闻推荐

◎餐饮视点偷师“秘笈”

今报记者李宁琳近日,柳州一家老牌狗肉烹饪店的掌厨人离世,由于没有传承,这块行走江湖大半个世纪的老牌或许就此“歇业”。当众人为厨艺高人唏嘘抱憾之余,也不由得为柳州传统手艺的传承生出一些隐忧。...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