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千里 家书抵万金——记张英彦信札稿本
信札册一页
●靳定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唐诗名句,但在通信方式极为便捷的今天,人们往往无法真正体会其间的情感。计读70年前抗日军人张英彦这册书信墨迹,烽火岁月思乡念亲之情,也许读者是会有所触动的吧。
张英彦(1910年-?),柳江县里雍镇长沙村人。据《广西通志军事志》、《柳州市军事志》的记载,他是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六期毕业生(比照黄埔军校第九期),先后任科长、副大队长、团长。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国民党缩编军队,新桂系第48军整编为第48师,张英彦任第138旅旅长。1948年下半年,新桂系将整编师改为军,张英彦任138师师长。此人平时习惯署名“英彦”二字,因此多以为他姓英、名彦,《广西通志》的《军事志》记载就是“英彦”。
南国今报2011年12月20日《里雍“司马第”发现清代“录取通知”》报道了柳江县里雍镇长沙村中塘讯屯清代古宅“司马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同时提到“司马第”后人的桂系将领张英彦,多次随军参与阻击日寇,历任排长、连长、营长、高级参谋等职。1949年,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张英彦率部撤往越南,于1953年赴台。调查时,村民们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张英彦曾给柳州的亲属写过信,寄回照片。“令人唏嘘的是,他至死也没能再次踏上老家的这片土地。”
这册70年前书写的墨迹册久已泛黄,英彦对故乡和亲人的情感,在这册写给家乡亲人的信札中有深切的流露。册末还录存几篇时论文章,其中有蒋介石的《五十生日之感言》(即《报国与思亲》)长文,还有不知作者的《准备牺牲》短诗。它或是得到收藏者冒着危险的小心保存,或者根本就是在不被注意的地方尘封着,否则不太可能留到现在。要知道,之前有一段时期,它有太多触犯时忌的字眼。
信札行文没有受信者的称呼,说明这是作者的底稿或者录稿。第一件是写给家族的两位同辈或晚辈年轻人,汇款“各收其半,以作学校零用”,并表示今后境遇稍好,仍然继续接济。札中提到战局紧张,希望“二位须把握时机,勿以稍受战局影响而生弃学之愿望”。张英彦出身于耕读人家,早习笔墨,信文情辞俱佳,书法也是率性挥洒。第二封长信写给家族长辈:“别违教诲几易春秋。孺慕之怀,不胜依依。溯忆离乡之初,匆匆行色,未能一一把别。”1939年冬,张英彦从军校毕业,未能返家省亲,母亲病故,也“终因军书磅礴,万里迢迢,未克扶葬,引为终生遗憾,如今翘首南天,怅望风云,亲恩未报,国仇未雪,滔滔长泪,何日止流”,写时一字一泣,读来感慨万端。此时正是“今夏大战中条,出生入死”之时。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蒋介石称之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此役张英彦得以全身而归,之后被提拔为第一战区工兵指挥部参谋,并随部队移驻洛阳。他曾接到“国镳叔”的来函,提到族中将修谱,因而关切问起乡中族学是否兴办,并认为文风美誉“决非纯粹出诸风水龙脉,其实赖于祖先创设历代续办之书馆也。”还说“无论入学生徒之多寡,教师待遇之厚薄,必须每年有一族学,庶不致旷荡子弟断绝祖风,况世事进步,决非一字不识株守园庭而能立足于人群。”这位行伍之人对乡中文化教育的重视,兴办族学的殷切,其观点即使今天读来仍然大有教益。英彦回顾生平,早年考入师范学校读书,立志于振兴本地文化,以“学业未成,国难又起,不得已暂违素志,投笔从军”。另有一信写给父亲,提到军校毕业后以尉官任用诸事,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中因境遇困难弟弟未能复学之事。从行文看,他已多次向父亲禀告意见,说“非男不懂家庭之处遇困难,只因社会进步,今非昔比。将来立身处世,非有普通知识不可。”强调一定要让弟弟从学读书,“舍复学断无他途”。战争动荡的世情,信札中流露对家乡、家族、家人关怀之殷切,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言辞极为恳切,职业军人的桑梓情怀是分明可见的。
新闻推荐
柳江县:9月12日09时08分,覃某驾驶桂GA3237号大型普通客车,在柳江县省道307线由象州往穿山方向行驶至111km+950m路段时,与同向行驶的韦某驾驶无号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韦某当场死亡,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