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藏品“讲述”人情故事柳州战争史博物馆迁到市区并对外开放
海军从西沙群岛寄回来的贝壳、海沙等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今报记者唐寅 摄
柳州首家民办战争题材展馆——柳州战争史博物馆,8月8日迁至市区新址并对外开放;军用电台、美式刺刀、制式军服……一件件藏品让参观者们仿佛“触摸”到了过往那段峥嵘岁月。当日,有部分捐赠者来到现场,与参观者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
贝壳海水寄相思
展出的数百件藏品之中,一瓶海水、一瓶海沙及十多枚贝壳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些东西也是藏品吗,它们跟战争有什么关系呢?”有参观者不解地问。
“它们体现了一名战士对他的爱人的深情。”捐赠者王女士告诉众人。
原来,王女士的男友是驻守在西沙群岛的一名海军,海水、海沙、贝壳都是他在海岛上收集后寄给王女士的。
王女士与男友相恋两三年了,但她从没到过男友驻防的岛屿。“我就让他把岛上的沙子、海水寄给我,每次看到这些东西,我就感觉与他的生活好贴近。”王女士说。
因为男友驻守的岛屿非常偏远,补给船一般得航行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因此,很多东西往往要一两个月后才能到达王女士手中。
几年来,王女士的男友驻守过多个岛屿,而王女士也收集了众多各有特色的贝壳、海沙等。不久前,从朋友口中得知柳州战争史博物馆面向市民征集战争藏品的消息后,她立即决定捐出一部分藏品。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沙群岛,了解边防海军的生活。”王女士表示。
与王女士的贝壳、海水一样,还有一件藏品同样蕴涵着士兵与军嫂之间的爱情,那就是林女士捐赠的一辆由子弹壳、电话卡等“组装”而成的坦克小模型。
2008年,林女士收到了这件礼物,同时也与在部队的男友情定终生。“这是丈夫送给我的礼物,我把它捐赠出来,希望让大家看到士兵柔情的一面。”林女士说,军嫂的生活很累,但也特别幸福。
泛黄照片怀战友
退伍军人卢国勇捐赠的藏品则不免让人感觉沉重。
卢国勇曾是一名坦克驾驶员,此前他向战争史博物馆捐赠了一些坦克电台的配件及一本战争英雄的汇编书籍。在这本陈旧的书籍中,刊登有多张卢国勇及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留影。
“每次翻到这些泛黄的照片,那些牺牲了的战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卢国勇感慨地说到。随后,他翻开书籍,向大家介绍起来:这是我们坦克团的团长,被敌人的流弹击中后牺牲,他是当时我军牺牲的较高级别的领导了;给我们拍摄这张照片的新闻干事,最后也牺牲在战场上……
实际上,卢国勇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卢国勇和战友们深入敌占区,因不熟悉地型导致多辆坦克被毁;临近夜晚,在援军的接应下,部队开始撤退。而在撤退的过程中,领头的一名坦克驾驶员因对道路不太熟悉,与殿后的卢国勇调换了位置。回到阵地后卢国勇才了解到,与自己调换位置的那名驾驶员已在途中不幸中弹牺牲,“如果当时我们没有调换位置,也许牺牲的就是我”。
也是在那次战斗中,卢国勇因为拯救了6名受伤的战友,最后荣立三等功。
博物馆免费开放
此前,柳州战争史博物馆位于柳江县基隆开发区祥和路北一巷34号,从8月8日起开始迁至文惠路155号(五星街路口)五楼对外展出。新位置交通更加便利,大大方便了市民参观。
“虽然搬入了新址,但我们仍然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周三至周日为免费开放时间,周一、周二闭馆。
据了解,目前战争史博物馆的展览面积达到了300多平方米,拥有藏品100多类500多件,包括1942年生产的美式刺刀、50年代使用的步兵军用电台等多件较为珍贵的藏品。
博物馆负责人李春雷表示,下一步博物馆将不定期组织专题展览、个人展览,此外还要开门办展,把藏品送入学校、企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观馆内的藏品。“我们以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待战争藏品,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一些感悟。”他说。
今报记者赵本高 实习生廖月
新闻推荐
8月15日晚9时至8月16日早晨7时,因供水管道施工,鹅山路一带停水,柳南片、柳江县降压供水。停水施工期间,用户应将阀门或水龙头关闭,避免因提前通水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供水服务热线电话:96332。柳州威...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