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家庭见证柳钢60年发展历程祖孙三代柳钢情 亲友团即工友团

南国今报 2018-07-09 16:47 大字

如今,柳钢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大大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今报通讯员蒋国华摄 汤龙波一家三代都是柳钢的优秀模范,全家的奖状加起来桌面都摆不下。 今报记者巴方摄 汤家两父子正在看新发的工作服。今报记者巴方 摄 汤龙波正在电脑前工作。今报记者巴方 摄

今报记者巴方

汤龙波每天下班都要去父母家吃饭。两岁的女儿小鸟一样飞进怀里,老爸老妈的脸上满是笑意。汤龙波和爱人都在柳钢上班,父母也是老柳钢人,就住在柳钢生活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全家人的活动轨迹都在柳钢范围内。他们一家三代,都在柳钢工作,从他爷爷入厂算起到今天,一家人为柳钢作贡献正好满60年。

1

亲友团也是工友团

汤家第一代进柳钢的,是汤龙波的爷爷汤业庆,来自柳城东泉镇。为便于记忆,先看看汤家三代人的工作简历:

第一代:

汤业庆(祖父):1958年进柳钢,在一炼钢车间从事角钢工工作(已去世)。

韦玉兰(祖母):1979年进柳钢,在水泥厂从事环卫工作。

第二代:

汤海平(父亲):1980年进柳钢,在线材厂从事轧钢工工作。

伍美华(母亲):1981年进柳钢,在水泥厂从事检验化验工作。

第三代:

汤龙波,2011年进柳钢,在冷轧厂从事电气设备维护工作。

覃晶晶(妻子):2011年进柳钢,在设计院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汤家其实不仅仅是一家三代都在柳钢工作,而是几乎整个家族都在柳钢。伍美华说:“我和龙波他爸都是柳钢二代,我家的很多长辈及兄弟姐妹,汤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戚,都在柳钢上班,我们的孩子也全都是在柳钢长大的,第三代也大多在柳钢工作。”

“柳钢对我们全家都有养育之恩啊。”汤龙波笑着说,言语中满是归属感和幸福感,如今他的孩子也在这里成长,继续享受柳钢的福利。

因为三代人且整个家族诸多亲友都在一处工作,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亲友聚会就是工友聚会!大家不仅在同一个企业上班,都住在柳钢的福利房或商品房,上学、工作、生活几乎都在同一个地方,结婚也大多在同一个圈子,七大姑八大姨叔伯妯娌们相聚,绝对不愁没有共同话题,而且都和柳钢同呼吸共命运,很少有哪个家族能和汤家一样,与企业如此深度融合,荣辱与共。

2

三套工作服的时代印记

柳钢的员工都有工作服。汤龙波的夏季工作服是卡其色的,短袖,轻便合体,透气吸汗,摸着就很舒服。冬季的是长袖夹克,胸口绣着柳钢的标志,小而精致,质感完全不输给户外用品专卖店的货品。

“现在他们的工作服随便穿出去逛街都可以,不像他爸(汤海平)他们,当年一出厂就赶紧脱。”伍美华说。

汤海平记得,他进厂的时候,发的工作服是蓝色帆布的,又厚又重。

汤海平当年的工作环境艰苦,污染大,粉尘多,工作服穿不了几次就满是污渍。他每天都和工友用轧钢钳夹住加热后的红钢,一起抬进轧机,夏天车间温度在五六十摄氏度,冬天也在三十摄氏度以上,厚厚的工作服内,汗出如浆。又臭又脏的工作服,谁好意思穿出街?

“我爸那时候还要苦,他做角钢工,手动把钢水浇进模具,面对的是超过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一不小心还会被钢水溅到,做半小时就得换人,要不然根本顶不住。”汤海平两口子都记得,父亲那时候的工作服是厚厚的白色帆布,很厚很硬,头上还配备一顶藤编的安全帽,帽子上有一块玻璃护目镜,手上戴着厚厚的石棉手套,防止烫伤。

从白色粗帆布劳保服,过渡到蓝色帆布工装,再到如今的卡其色轻便工作服,其实对应着三个时期不同的工作环境。

如今的汤龙波们之所以不用穿那么厚重的劳保服,是因为如今的车间早就大变样。爷爷和父亲当年所面对的高温粉尘和诸多危险,各种手工操作以及手推运货等人力消耗的场景,已消失在历史中。

走进今日的柳钢车间,见到的全是自动化设备,矿石进炉、冶炼、冷热轧,成品出入等全都由机器完成,甚至连吊装搬运钢材的天车都不需要司机来开,实现了无人运行。各种原材料摆放整整齐齐,车辆进入指定区域,装卸货物自动完成。

在冷轧厂从事电气设备维护的汤龙波,每天只需要待在操控室吹着空调就能完成工作,别说护目镜石棉手套派不上用场,工作服也不用追求耐磨耐脏,舒适便于工作之余,还能讲究美观。

车间本身,也成了展示工业美学的场所。厂区讲究绿化,车间整洁有序,巨大的设备、先进的技术、高速顺畅的工艺流程,分分钟让人感受到现代工业的魅力。所以柳钢的车间,随时可以作为“工业旅游”的景点,对外展示。

3

艰苦奋斗铸就辉煌

雀儿山下,柳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60年的光阴,谱写了一曲柳州钢铁工业发展的壮歌。

正是汤龙波这样一代代柳钢人的努力,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柳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的18家地方钢铁企业之一,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国500强企业与全球50大钢企之一,位列2017年度全球50大钢企31强,年综合产铁1400万吨、钢1480万吨,钢材2250万吨。主导产品已形成6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产品在满足华南,辐射华东、华中、西南市场的同时,还远销至东亚、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

如今,柳钢不仅仅生产钢铁,他们的业务已经涵盖物流与贸易、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能源与化工、房地产、医疗养老等板块。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利润进入全国同行前十名。

一个个闪耀着荣光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柳钢人的默默付出。如今柳钢人依然努力,不断做大做强,为明天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新闻推荐

“无蚊村”脱贫记

梁加明邓克轶柳城县社冲乡有个洛文村,外号叫“无蚊村”,因村里常年无蚊子而得名。该村有百香果、葡萄、桑蚕等产业,有贫困户...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