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慧眼 还你无数亮点
7月3日,在柳城县工人文化宫,名为“美在马山”的艺术作品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展览展出了柳城职工文艺家的精彩作品,更展出了马山的人文之美、产业之美和自然之美。
作为“发现柳城乡镇之美”活动的第一站,“美在马山”艺术作品展开了个好头,让更多的人为接下来的发现之旅生出许多期待,更是对柳城县把文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创新宣传方式的肯定。潺潺流水、巍巍青山、悠悠乡情、时代变迁,让这一切从一场美的作品展中不断发现亮点。
亮点一:
美在产业
此次展出文艺作品百余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精彩的照片、唯美的画作,又有书法和诗词楹联,创作者用艺术的慧眼,以马山的景物和人物入画、入诗、入镜,质量上乘。其中一组以马山特色产品为主题的照片尤为吸引人,镜头中的托寸米粉根根分明,沐浴在阳光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十分诱人;另一张照片里竹鼠体肥毛亮,小眼睛闪着亮光,饲养者笑容满面;还有那茶叶那初生蛋……张张生动传神。
马山镇党委书记曾小红说,这些作品是用心创作的结果,更是马山人努力奋斗的结果。马山镇地处柳城县西南部,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地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化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具有马山特色的产品。今年,该镇推出以“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为主、以奖代补为辅的模式,发展竹鼠养殖产业;利用成熟的米粉制作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发展米粉产业,使托寸米粉声名远扬,并有效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加大投入,把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相结合,走一条具有马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美在富裕
亮点二:
“看,这里是我家啊!”肯洛村贫困户朱兰梅指着一幅航拍图激动地说。朱兰梅今年79岁,一辈子生活在马山,却从没有“俯视”过自己生活的地方。朱兰梅还欣喜地说:“现在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非常方便,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们脱贫致富就更加有奔头了。”
和朱兰梅一样,许多当天前去观展的马山人都发现,展出的不少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脱贫致富。这是因为近年来马山的脱贫攻坚工作确实取得不少成效。该镇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4户1410人,已脱贫262户972人,2018年计划脱贫28户112人。为了让更多人能尽快脱贫,该镇做了不少努力,如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北浩村北浩屯至岸山屯道路硬化;加快产业建设步伐,加强对竹鼠养殖的技术培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拟在马山村大布屯建设文化室、安装30盏路灯,动员21名学生申请“雨露计划”;主动与马山工业园企业对接,动员引导返乡人员就近就业创业。
其实,马山镇的变化只是柳城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该县通过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强力引领扶贫产业发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打好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493.69万元,其中安排910万元实施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847万元用于产业扶贫,让更多的乡镇越变越美好。
美在乡情
亮点三:
“这幅画是我6月去龙田村采风时花两个多小时创作出来的。”覃周道指着自己的参展作品——水彩画《龙江河畔》介绍说,他看到村民在田间劳作、在河边赶鱼,撑起小竹排,水波荡漾,有一种“渔舟唱晚”的美感,他当即就提笔作画。
除了自然之美激发出覃周道的创作灵感,当地村民的淳朴热情也让他觉得内心受到了抚慰,一股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没有纷争,不用猜忌,大家都是诚诚恳恳、和和睦睦的。”
在此次“发现柳城乡镇之美”的活动中,不少职工文艺家觉得自己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村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瓦、一山一水竟然是这么美,真的是只有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才能发现乡村之美,才能更好地展现乡村之美。
今年,柳城县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古砦稻花飘香、侨城桔缘、蔗奏凯歌等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推进“产业富民”计划,实施甘蔗“二次创业”,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围绕“生态宜居、产村互动、农旅融合、富裕文明”的美丽乡村标准,以综合示范村为样板,分类指导建设特色产业、传统文化、自然生态村落,努力实现一村一韵,村村有景观、处处皆美景。正所谓事要干,士气更要鼓。该县在注重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发现,通过书画作品展示、文艺演出、典型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柳城人感受、享受家乡的发展成果。 本报通讯员陈圆媛张琳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6月20日,在旗山村,社员在收购豆角。龙头镇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该镇旗山村合作社推出“农户种...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