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人员街头劝导流浪人员,并送上御寒物资寒风中有暖意流动
市区流浪人员多聚集在各高架桥底。民政局工作人员将御寒衣被沿路发放给市区流浪人员。
今报记者石红星/文 记者卿要林/图
11月25日,柳州气温骤然下降,寒风袭人。柳州市民政局局长张彬率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劝导流浪人员去救助站,并给他们送来了御寒物资和食物。
给流浪人员送温暖
昨日下午,救助人员拉了两车救助物资,来到广雅大桥东端,在北雀路横穿其下的桥底,十几张“床”杂乱地铺在脏兮兮的地上,每张“床”上堆满衣被等物,大量垃圾被随意扔在一边。
听到动静,两名正在睡觉的年轻男子赶紧推开被窝,穿上衣服迅速离开,并不要求救助。另一名从睡梦中醒来的年轻男子与张彬交谈时,自称姓伍,来自柳城县大埔镇,在此处已经住了约半年。伍说,他并不是流浪乞讨人员,而是一名网管,在附近一家网吧上班,不过由于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没钱租房子,看到桥底有不少流浪汉聚居,这才把家“安”到了桥底来。
救助人员给伍发放衣、被和食物时,张彬表示,根据城市管理规定,街头、桥底等地方是不能住人的,不但影响市容和环境,住的人也不方便、不安全,建议伍去租个便宜点的房子住,提醒伍遇到困难可以到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在红光桥南端桥底靠逸夫小学一侧土坡上,同样有一群流浪乞讨人员“驻扎”。正在烤火的几名老年流浪汉,看到救助人员,赶紧招呼大家近前烤火。看到有东西发放时,一些原本在睡觉的流浪乞讨人员,纷纷“起床”,围拢过来。拿到新衣服后,有人迫不及待穿到了身上。
流浪生活多艰辛
“我已经在柳州流浪两年了。”穿着单薄的72岁老汉徐世全告诉记者,他是来宾市武宣县人,曾在广东打了20多年工,当时也娶有老婆,不过并未生育。十几年前,妻子过世后,他成了孤家寡人。
徐世全说,因为自己比较好赌,无人看管后,家很快被他“败光”。年岁增大,不但没有工厂愿意要他,家里的农活他也已经干不动了。他于是跑来柳州捡垃圾,“看运气和天气,有时一天能挣十几元二十元,有时一天也挣不了几元,特别是下雨天和冷天。”
老人表示,他们这些人,基本上挣多少就吃多少,挣不到就少吃点,或者到街边和饭店去捡点剩饭菜。
这两年来,徐世全在谷埠街、大同巷、红光桥底等处住过。他坦承在外流浪睡在街边确实不太安全,今年6月份他就在睡梦中被小偷偷走了辛苦捡垃圾攒下来的800多元,心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记者发现,这几名与徐世全一起烤火的老人,都是来自柳州周边一些地市、县份农村,家里也没有什么亲人了。因此,尽管流浪的生活很艰辛,他们也不愿意回家,“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人,农活又干不了,在城市还能捡点垃圾。”
“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老年人,回家才最好的选择。”柳州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指出,对于贫困人群,尤其像五保户之类的特殊困难群体,国家是有兜底救助政策的,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不过需要当事人回户籍所在地申请和领受。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通讯员黄文翔)11月25日晚10时许,柳州市公安局雀儿山责任区刑侦大队破获一起特大保险柜被盗案,成功将两名涉案男子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罗某今年42岁,柳城县人;嫌疑人韦某,今年44岁...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