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挣脱“毒魔” 他们不惜一切——记几名戒毒者的心路历程
在广西第二劳教所的心理教育课上,管教民警让强戒人员们高举双手,高声呼喊迎接新生。 今报通讯员覃惠萍 摄“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柳州市妇联副主席黄丽波率领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巾帼志愿者,来到柳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女学员做“一对一”心理帮教。 今报记者钟华 摄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一生想毒。”一位管教民警曾这样描述一名吸毒者的心理。毒品的成瘾性,令不少人身陷其中难以自拔,但总有戒毒者为挣脱毒魔不惜一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艰难的戒毒道路浮现一线曙光,让人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时,记者走访了几名正在崎岖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戒毒者,记录下他们奔向新生的一段心路历程,希望能给误入毒品歧途者以有益的启示。
王刚
为除毒瘾钻进深山
为了远离毒品,王刚选择走进深山。
43岁的王刚是柳城县人,育有三个孩子,现在他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和孩子们相聚。知道爸爸在山里养鸡养鸭,孩子们也很愿意在周末跟着妈妈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看爸爸。
2007年夏天,王因吸毒被抓,随后进入广西第二劳教所柳州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为了帮其戒毒,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在柳州租房子住,自己在一家小超市中打工为生。王几乎每隔三两天就让妻子给其送钱,用于他在劳教所中购买零食。几个月后,王发现妻子不再出现在劳教所的会见室中,便开始和其他人打架,管教民警为此将其关了禁闭。
在向民警的倾诉中,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觉得妻子在外有了“别人”,所以不来看他。于是,管教民警主动找到了王的妻子,原来,王三天两头向妻子要钱,她每个月800元的工资付了房租还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根本就没有钱再给他。当晚,管教民警故意在其他强戒人员面前对王一番讽刺,让他彻底醒悟了。
王说,想到妻子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过活,而自己却不停向她要钱,那一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王主动提出进入劳教所专门设立的十步戒毒法训练营,开始努力挣脱毒瘾。“教官的一席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原来自己真不配做个男人!”王说,管教民警虽然当初“骂”了他,但的确把他骂醒了。2008年,王便顺利脱毒,从劳教所回到柳城老家。
一听说王刚回来了,不少以前的“粉友”又找到他,邀他一起去“潇洒”,看着日渐消瘦的“粉友”,身材渐渐壮硕的王说了一句:“你真不是男人!”拒绝了“粉友”。王也开始担心这种“烦恼”会接二连三而来,于是,和妻子商量一番后,王决定走进深山,彻底和“粉友”们断了联系。
现在,虽然每周才能和妻子儿女见一次面,但是王刚觉得生活很充实。自家养殖场的分工,王和妻子认真讨论过,由他负责在山里饲养,而妻子则负责在集市上销售,生活日渐富裕。王刚说,最近与管教民警的交流中,他向民警说起自己取得现在的成绩是源于对方的那句话,管教民警对他说:“你是男人,因为你战胜了毒品”。
赖胜利
为新生卖百万产业
和王刚一样,41岁的赖胜利也曾在广西第二劳教所中戒毒。2006年10月,他解除劳教回归社会。在戒毒取得成效后,赖后来还给管教民警发来了结婚喜帖。
2004年8月11日,赖因一时控制不住毒品的诱惑被抓了。赖说,他曾经认为吸毒是自己的事,不会牵扯上任何一个人。可是,吸毒的后果告诉他,自己想错了。吸毒让他花光了所有积蓄。毒瘾发作时,他甚至想方设法去骗家人朋友的钱。刚进入劳教所,赖烦躁不安,情绪越来越低落。正当他的心情处于低谷时,管教民警发现了他的异常,通过分析讨论,多次找到他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谈话教育,打开了他的心结。2006年,赖提前9个月戒毒成功,离开劳教所。
第二劳教所的墙壁上曾经写有这样一句话:“毒瘾好戒,心瘾难平。”这件难事却在赖的身上实现了。从戒毒所脱毒成功后,赖回到来宾,在妹妹的帮助下,开始经营棋牌室,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后,他和朋友贷款经营一家夜总会。“当时很赚钱,一个月纯利几十万!”赖说,有钱以后,他渐渐发现夜总会中总有毒品的影子,看到一群群年轻人在包厢中偷偷吸毒,他心里也有过动摇。妹妹和父母也渐渐发现了他心理上的波动,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赖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2009年,赖将正在盈利的夜总会变卖,不少同行都笑其此举太傻。而赖自己心里清楚,为了摆脱毒瘾,远离毒品,他只有这样做。随后,赖和家人投资开办了一家砖厂,凭着一份远离毒品的韧劲,赖没有再和以前夜总会认识的“朋友们”联系,一心一意做砖厂的生意,起初砖厂的效益很差,几年攒下的几百万元眼看就要亏损殆尽,但是在家人和新生意伙伴的支持下,赖施展拳脚,很快将生意推上正轨。
管教民警覃惠萍告诉记者,在她和赖胜利及其朋友的聚会上,朋友这样评价现在的赖,他们说,赖能将毒品彻底从自己生活中踢出去,他们投资赖的生意,“一百个放心”。
李华 亲情感召浪子回头
柳州市柳南区红阳社区的戒毒人员李华今年37岁,看上去精神不错。他说,自己17岁就开始吸食海洛因了。
李在家里排行最小,17岁年轻气盛时常出入娱乐场所,认识了一些吸食海洛因的朋友。当时,李家经济条件较好,于是经常有一些“粉仔”向他借钱。交往中,有人主动提出可以分点白粉给李试试。一次在朋友家,李因好奇开始了对白粉的第一次尝试,“吃完人像喝醉酒一样,我吐了。”两天后,李感到身体像感冒、发烧一样难受。为验证是生病还是犯毒瘾,李花50元买了海洛因吸食。“一吃,马上精神。”这一验证,李知道自己毒品上瘾了。
母亲知道李华吸毒后,又哭又闹。1995年7月,李主动找到戒毒所民警,自愿进去戒毒。在戒毒所内,李咬牙坚持了一个月,可是出来后,又吸上了。当年11月,李的母亲伤心至极,喊来民警,把李带走。那次,李因吸毒被劳动教养,时间长达2年。李从小得到父母宠爱,喝水都有人帮倒。劳动教养期间,让他觉得苦累不堪,他开始对母亲心存抱怨。熬过漫长的2年,李重获自由,他和母亲赌气,刚回来的第一天,立即又去买了50元毒品,还故意当着父母的面吸食。
父母伤透了心。不久,李华又被公安机关带走了。由于经受不住“粉友”诱惑,李几度进出公安机关,但始终未能戒掉毒瘾。
从1995年初次吸毒以来,李华与戒毒所和劳教所民警打交道也有多次。一次,李华从戒毒所出来,跟着表哥去贵州玩了一段时间。他想在贵州开个螺蛳粉摊,开启全新生活。可家人不愿提供经济支持,担心他再次复吸。
“我有勇气爬上山,你们为什么不愿给我看山背后的风景?”得不到家人理解,李华很失望,抱着吸不吸毒都一样的心理,“赌气”又吸回了毒品。
2009年,李回到家。由于吸食海洛因,他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李华住在自家3楼,家里卫生间在一楼。“从三楼走到一楼,我都会摔倒四五次。”母亲见了,在3楼为李准备了一个桶,方便其小便。
开始,李自己把小便后的桶拿到楼下倒。可是走出不到10步,李就会晕倒。尿液泼洒一地。70岁高龄的母亲,一边拖地,一边流泪。后来,母亲亲自帮李倒尿。“自己这么年轻,应该服侍母亲。相反却要母亲来照顾自己。”看着一天天老去的母亲,李华突然感觉自己很没用。
李痛下了戒除毒瘾的决心。“吸上了白粉,就是不怕死,既然连死都不怕,被毒瘾折磨一下,又怕什么?”每次毒瘾上来时,他就暗示自己:“痛苦会过去的,会过去的,一定会过去的!”李也知道,每次自己被关进劳教所,母亲每月都按时给他送去500元生活费,其实母亲是爱自己的。
每每想起母亲佝偻着背为自己倒尿的情形,李总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如今,他摆脱白粉已有3年多时间,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得到了家人和单位员工的认可。
(下转第11版)
新闻推荐
2013年南国今报·正和集团城乡儿童互换空间活动,从一开始就备受广大读者的关注。目前距7月20日报名截止,仅剩两天的时间。截至昨日仍有许多家长和小朋友打来电话报名,但因为年龄不符等原因,有些小朋...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