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共建绿色生态屏障 让“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成为共同生态底色

合肥晚报 2021-12-29 00:58 大字

地缘相近,山水相连,对于合肥都市圈而言,尽管各个城市身处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是“同呼吸、共命运”。

合肥都市圈既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本”。

当前,圈内各兄弟城市携手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积极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共建绿色生态屏障,让“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相伴”成为合肥都市圈最鲜明的生态底色。

打造圈内城市

共同的“后花园”

走进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在大门入口处有一幅巢湖水系分布图,巢湖水系发达,纵横交错,一条条入湖河流让合肥都市圈内不少城市有了关联。

“杭埠河连接六安,途经舒城等地,经三河镇注入巢湖。”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彪说,对于巢湖而言,合肥都市圈内多个城市是它的“上游”,其水质直接关系巢湖治理。

“近年来,合肥都市圈加强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入湖河流水质得到提升,也为巢湖治理打下坚实基础。”方彪说。

合肥揽巢入怀后,巢湖是合肥的“最好名片”,也是“安徽人民的宝贝”。

除了是巢湖治理的直接参与者,方彪还有一个身份是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责任林长,见证了在十多年间,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破茧成蝶”,从一片退耕还林的杨树林,到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美丽蜕变。

“每到节假日,不论是在巢湖沿线,还是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其中有不少来自合肥都市圈,这里的生态美景成为圈内城市共同的后花园。”方彪说。

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控

保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

合肥都市圈强化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尤其是针对跨界河流,合肥与周边城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开展联合监测、巡查和整治,有效保障合肥市跨界河流的稳定达标。

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流经合肥都市圈内众多城市,途经合肥市肥东、巢湖,滁州市全椒,马鞍山市含山等县(市)。

“今年上半年,滁河西赵村国考断面水质不稳定,合肥市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流域问题排查整治,推动滁河西赵村断面水质实现均值达标。”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叶超介绍,7月30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滁河流域现场检查,并召开滁河流域水污染问题联防联控座谈会。8月25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滁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合肥目前已与滁州、六安、淮南等城市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叶超介绍,在强化水质监测方面,合肥市每月与六安市在罗管闸出境断面开展水体联合巡查、联合监测,并将该断面纳入合肥市自动水站建设体系,提升水质实时监控能力。

聚力“一体突破”

携手加快融入“长三角”

不论是巢湖治理,还是跨界河流的联防联控,不仅对合肥都市圈的生态意义重大,而且都关系着长江的生态保护。当前,合肥都市圈聚力“一体突破”,携手加快融入“长三角”。

记者获悉,合肥都市圈各城市起草了《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十次会商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强化环境污染防治、促进环保科技交流和产业发展5个方面,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加速形成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合肥都市圈坚持多维度协同推进,当好全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从联防联控、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入长三角。

2019年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会议,签订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议;成立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合作项目;优化产业政策措施,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环保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环保产业链条,着力抓好“固链、补链、强链”等工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小心别惹了“马蜂窝” 专家:马蜂是益虫,因巢被毁增强攻击性,遇蜂蜇咬处理要得当

舒城拾荒老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马蜂的习性是怎样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马蜂该如何处理?11月3日下午,带着这些...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