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小查
□舒城胡俊
小查,其实不能说小,今年已68岁;之所以叫小查,是因为他生得苗条,身体精瘦,看起来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头乌黑的头发,出门打领带,所以朋友们都叫他小查。小查是我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我们之间已有38年的交情。1982年,我刚从部队退伍,因为爱好写作,我县著名作家孙枫组织了文学小组,我应约成为小组成员。那时,同样爱好文学的小查与我们分在一组,同组的还有副组长孙帮华、李用言、杜显清等舒城县文学名流。如今孙枫、孙帮华、李用言、杜显清等都已病逝,原来的文学小组的成员已经不多了,我所记得的,目前在世的,除了小查,还有黄庆健、宋之发等。而我每天都见面的好友还是小查。小查原本在县十字街老法院门前卖拖鞋,今年受疫情影响至今未摆摊。在朋友们眼里,小查看起来有些吝啬,他大部分时间都吃素,主食以面食为主,很少吃肉,用他自己的话说:“生活简单。”其实正因为他的饮食习惯,导致他60多岁,血压不高、血糖平稳、身材匀称,没有大病,不像我高血压、高血糖占全了。
小查为人耿直、性格豪爽。我还记得1990年的春季,我们一起到石台县贩茶叶的事。我那时经济困难,手头没有余钱,于是便向小查借钱三百,说好利息一分。后来不久,我生病住院,出院后我还小查的钱,便提出利息一事。小查一口咬定说,利息不用还了,你生病住院,属特殊情况,哪能要你利息。我们之间拉扯了很长时间,小查坚持不要我的利息。这事要是在其他人身上,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小查这人做事,丁是丁、卯是卯。朋友们之间一时困难了,你向他借钱,常常一借就成,但是利息必须得给,一分一厘都不得少,如果少给或不给利息,下次借钱拜拜。用他的话说:“一次吃亏,还能次次吃亏吗?”你跟他做事,只要能兑现,讲信用,往往事事能成,借钱的事更是如此。其实小查钱不多,大多是卖鞋挣的一点辛苦钱,但他豪爽之气就在这上头,乐于助人、勤于劳动,不像我什么事都不想干,没有钱也懒得去挣钱,明显的懒人一个。
像我们所有的穷文人一样,小查青年时代也自视清高,谈对象时要求有共同语言,这使得他谈了好几个对象都拜拜。直到40岁出头,才谈好了一个朋友,结婚生女,目前丫头已研究生毕业,用他的话说:“把女儿培养出来了,是他一生的骄傲。”如今逢年过节,女儿回家来,要给老父亲钱,小查总是瞪眼:“我有的是钱,哪能要你的钱?”一句话把她顶回去了。其实,他看钱很重,每次去超市,必买一些打折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为的是省几个钱。
小查是我们县有名的藏书家。到他家玩,醒目的是满屋的图书,有文学类的,也有杂谈或回忆录类的,总之古今中外应有尽有。我们之间戏谑时他喊我作家,我喊他书家。其实,买书的钱是他从牙缝里抠出来的,这我们都知道,但这是他的爱好,是他性格所然,尽管老婆反对,他亦使然。
小查不抽烟、不喝酒,他家办红白喜事,你出他人情,他不收;朋友们家办事,他也不出人情,用他的话说:“我不喝酒,在酒桌上是个多余的人,所以我不上桌。”其实是他怕花钱,节约、节俭的性格使然。我们都知道,也能理解,就随他去了,不跟他计较这些。前几天,我邀他到三河玩,见我妹妹家在做豆腐,他提出带一点回去,我们坚持不收他钱,说这是家里做的,不能收钱,但他执意要给,说:“你不收钱,我就不要了。”犟不过他,我们只得收钱若干。
小查出行骑的,还是那辆老式凤凰牌大轻便自行车,该车车龄少说也有三十年,骑起来直响。他每次到我家都是骑的这辆车,无论在家附近还是出远门,该车必备。说此原因,他谦虚地说:“为了锻炼身体。”其实我们知道,他是为了省几个钱,供女儿买房首付,可见他对下辈的疼爱。他不是买不起电动车,而是为了后代的美好生活。小查没有手机,唯一的手机是和太太共用的,我每次打他手机,总是选择早晨、中午或晚上,这时候他的爱人在家,手机必在家,二人共用一部手机,这时候一打就通。小查没有名牌手表,唯一一块电子表少说也有二十年,每天必戴,他戏谑地称为古董文物。小查穿衣穿鞋有时候是朋友送的,他不在乎新旧,能穿就行。就是这样一位特别节俭的老人,却培养出来一位研究生女儿,在我们当地赫赫有名。如今女儿研究生毕业,已参加工作,未来小查还想送女儿到国外读书,只要女儿有出息,钱他不在乎。只要能淘到好书,钱他也不在乎。在我们小城一干囊中羞涩的文人当中,他又是最大方的了。
小查是我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对象。如今我们都已老了,但精神尚在,英姿焕发、青春洋溢的当属小查。
新闻推荐
王建业踏上淮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吴楚江淮一望收。在这南北分界线上,就不能不提淮南王刘安,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样也是...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