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 44载向地球深处进军

皖西日报 2019-08-15 09:22 大字

尚群 本报记者 储著坤

一版359868.JPG

朱恒银(右一)与同事一起攻关技术难题。

本报记者

田凯平 摄

日前,我国首台5000米多功能新型钻机下线并通过行业专家验收,钻机高53.5米、总重约500吨,标志着人类向地球深部进军又添一个“利器”。在这背后,省地矿局313地质队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大国工匠”朱恒银功不可没。

朱恒银从一名普通的钻工做起,始终奔走在钻探、科研的道路上,他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用探矿的“银针”,唤醒了地下的宝藏。44载风雨路,诉说着新时代“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和不懈追求。

逆境造就钢铁意志

上世纪50年代,朱恒银出生在舒城县高峰乡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上。10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和未成年的姐弟三人相依为命,每月靠12元国家救济款生活,从小学到高中全部由国家资助免学杂费完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母亲对我管教十分严格,经常教导我,人穷志不穷,要学会坚强。”朱恒银说,母亲的教导对其成长影响很大。

1974年,朱恒银高中毕业后,下放到农村,成为一名农民。“这段时间虽短,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民淳朴、善良、节俭、勤劳的品质,对我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朱恒银聊起当农民的经历时这样说。

1976年,省地矿局337地质队招工,朱恒银由农民变成了一名地质钻探工人。朱恒银的原同事、已退休的老领导范寿林这样描述当时的钻探工人:“当时,地质钻探是地质行业中最艰苦的工种,三班作业,整天一身泥浆一身油,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大。行业内曾称钻探工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细看是搞地质勘探的。”

在野外搞钻探的朱恒银,住过村民家的牛羊棚,晚上照明是煤油灯。“当时年轻,看到工作艰苦而单调,曾彷徨过、苦闷过,干这行有出息吗?”朱恒银说,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地质队领导给他鼓劲:“别看现在这里一片荒凉,可是这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宝藏,靠你们青年人把它勘探出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就是一座城市。像铜陵、淮南、淮北等城市都是得益于地下矿藏的开采,地质勘探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地下尖兵’。”正是这样一番话,震撼了朱恒银的心灵,也坚定了他干地质工作的初心。

在钻机班当学徒工的时间里,朱恒银身边的班长大多是部队转业的老同志,有些还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在战场上或工作中受过伤,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扑在岗位上,这些人的精神也在慢慢感染着朱恒银。(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失信黑名单让旅途受阻

本报讯(记者唐欢通讯员张树光)“法官,我让我女儿马上到法院把钱还了,你把我的银行账户解冻了吧,我在外面旅游,一分钱都不能用,真...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