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蘑菇云”的璀璨中藏有他的青春

合肥晚报 2019-05-08 01:00 大字

编者按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本期开始,《理响合肥》专版推出“我和我的祖国”专栏,通过一个个人物和祖国共同成长、共同奋进的故事,和读者共忆70年披荆斩棘,共看70年沧桑巨变,共同见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激励大家众志成城,为建设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努力奋斗。

战火未停,墙壁上千疮百孔,年幼的他在奶奶的晚安故事中期待:“我们要是有原子弹该多好。”

百废待兴,科研中数遭阻碍,青涩的他放弃留校深造隐姓埋名走进戈壁,追逐强国的“核武器之约”。

垂暮之年,科教报国热情不减,他走上演讲台以街道“赤阑桥讲师团”成员的身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峥嵘岁月。

汪瀚,第一代从事核武器试验和检验的科研人员,第一朵“蘑菇云”的璀璨中藏有他的青春和梦想。

少年筑梦 爱国心让他奔赴戈壁滩

1955年,祖籍安徽舒城县的汪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五年,学成,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留校或者出国深造,而汪瀚却选择了“前往”刚刚建立的核试验基地。

茫茫无边的戈壁滩、未卜的前程,那一届物理系二百余名学生,汪瀚是唯一前往基地的大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汪瀚并非一时冲动——他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硝烟弥漫的年代,奶奶每晚还坚持给我们读报纸,说新闻,让我们了解战事。”当听到珍珠港事件时,年幼的汪瀚便想着,“如果我们也有原子弹,就不会再被人欺负。”

“我的志愿就是到部队去,去搞核武器。”当时我国核武器研发过程不容乐观,苏联撕毁了协议并撤回了专家,所有资料和仪器都要从头来做。汪瀚临危受命转攻爆轰物理,并着手从事脉冲X射线爆轰照相试验工作。在炸药爆炸瞬间为它拍照,以此寻找“点燃”原子弹的最佳波形,对汪瀚来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呕心沥血 庆幸一生所学奉予国家

困难无法想象,当在基地进行爆炸试验的汪瀚听到广播传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那种感觉无法形容,觉得这些年都值了。”在汪瀚看来,腾空的蘑菇云里凝聚了太多人的青春和心血。

从战争中成长,汪瀚早已见惯了生死。在基地,他凭借精准的技术成为工作骨干,当上了“放炮司令”。“这个司令不好当,每次试爆准备工作就绪,所有人员撤离到隐蔽部位,场上就只剩下你接上插线管,再回到控制室下令起爆。”一次例行试验检查中,汪瀚遭到高伏特的高压电击,“倒下去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刚出生还没见上面的女儿。”

“这是一群人的历史,原子弹的研发成功是一代人的付出。”在基地的这些年,汪瀚见证了太多的付出。与其他人相比,汪瀚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为了核事业前赴后继,呕心沥血,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88年,汪瀚的体检报告“告诉”他,自己已经不适合继续呆在基地了——几十年的核武器装备检验工作让他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血小板和白血球一直低于常人。转业回到合肥的他在中科大任教,那时他的同学多数已经功成名就。可汪瀚一点也不羡慕,“一生所学奉予国家实乃万幸,我愿意献完青春献终身。”

鞠躬尽瘁 弘扬科学精神勉励青年

北大物理系首批毕业生、核试验基地总工程师、中科大教职工……在外人看来,这些身份与汪瀚现在的生活并不相符——家具风格“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多余的家用电器,学校食堂粗茶淡饭度日。物质简单、清贫,但82岁的汪瀚却幸福感十足。花白的头发,破旧的衣领、消瘦的面孔,谈及过往的惊心动魄,汪瀚的行为举止依然透露着早年知识分子的状态。

退休之后,汪瀚成为芜湖路街道“赤阑桥讲师团”讲师,活跃在机关单位、校园等场所思路清晰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在宣讲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汪瀚说,希望自己的宣讲能够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不怕吃苦、甘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激发更多青年人努力学习,不忘初心。

褚小龙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合安高速 庐江收费站封闭施工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静文)记者从安徽交控集团了解到,根据合安高速改扩建计划,近期将对庐江互通立交左幅主线老路面铣...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