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让“迷路者”返正途 舒城县社区矫正工作纪实
陈胜
近年来,舒城县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自2006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县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472人,累计解除矫正2103人,无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为构建“平安舒城”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
新技术+入户走访:确保矫正管护到位
据了解,舒城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运用“安徽省社区矫正人员定位及通讯管理系统”,查看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是否有越界现象,了解是否有未请假离开监管区域的现象。该系统可以对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手机定位进行信息实时查询。
按照法规规定,社区服刑人员不能擅离居住地,如需外出离开辖区,要提前到司法所办理相关请假手续。
一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社区服刑人员的外出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外出,经批准外出期间,司法所应当通过信息技术、通讯手段和跟踪管理等方式和途径,对其进行监督考察和教育管理。要按要求在外出期间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违反外出期间管理规定的,司法所应当责令其立即返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社区矫正人员返回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为了提高监管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脱管、漏管,舒城县社区矫正机构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入户走访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各类信息做到及时有效掌握。
在强化监管上,县司法局每月开展人像识别、按时报告、刷证刷像等多种手段加强监管安全,各司法所每月将人像识别情况传输至县执法大队。在实际应用中,社矫工作人员发现手机定位监管存在人机分离、基站定位不准等问题,电子腕带“应运而生”。目前,舒城县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使用了电子腕带,实现更加精确地定位。
在管理上,舒城县分门别类,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分类管控制度。对在册涉毒、涉黄、涉邪教、患精神疾病和暴力型罪犯,以县为单位建立独立台账,确定其亲属、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乡镇包村干部为包保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包保责任,实行重点人员重点包保。
为了深入、及时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舒城县司法局还坚持定期走访,各司法所都坚持每天开展电话核查,每月一次入户走访,制作走访记录,形成严密、全面的监管教育安全网。
舒城县司法局做到了“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定其位、周见其声、月闻其人”的全天候监管,有效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学习教育+公益活动: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柏林司法所社区矫正公益性岗位人员告诉笔者,他们在开展月度集中教育时,或坐在办公室里,或走在林荫道下,畅快地聊时事、聊法律、聊思想、聊家庭。“我们以轻松自由的方式,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家庭意识、发展意识。”
对于学习,矫正对象都不陌生。新入矫时,舒城县司法局矫正中心会对其开展初始集中教育。为了增强日常教育的力度,该县出台《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规范》,要求每月的社区服务时间和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司法所工作人员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时间进行统计、核实,量化学习考核指标。
“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心理上的矫正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舒城县不定期开展相关心理咨询讲座,邀请相关心理专家为矫正对象讲课。同时,适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杭埠司法所长说,近些年,社区服刑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是因为心理的不成熟导致了犯罪。在心理辅导时,首先需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错误,积极接受社区矫正。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该县司法局还经常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服务。
不久前的一个周日早晨,城关镇矫正对象在司法所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仁和老年公寓。他们把老人请到了室外,暖暖的阳光下,他们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同时为这些老人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老人们激动地说,这些娃娃,真是好!
这是县司法局倡导的公益活动的一部分。该县要求,各司法所根据实际情况,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公益活动。矫正对象王某说:“我从帮助老人中,感到了我的价值。我从小就是没人管的孩子,后来就在社会上瞎混混,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现在,我懂得了人生、理想还有道德,我会好好改造的,成就一个全新的人生。”
“感之以情,导之以理,矫之以法,润物无声见成效。”这是舒城县司法局开出的一剂社区矫正工作良方。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人文理念,舒城县的司法干警们,把心血化作春雨,涤荡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灵污垢和行为恶习,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技能培训+上门帮扶:确保生活稳定到位
对少数家庭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县司法局积极与所在乡镇和县民政部门联系,帮助其落实低保等相关政策。每年末,都筹措资金对特别困难的人员上门帮扶解困,并根据家庭贫困情况,给每户送去数额不等的春节生活费,稳定其生活秩序,防止其重新犯罪。
为切实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困难,使他们安心在辖区内服刑,舒城县司法局与华文职业学校合作,根据服刑人员的特长和要求,适时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技能培训。
刘某是城关镇一社区的服刑人员,因偷窃被判缓刑,但因其家庭相当困难,一直无心接受管教。县司法局了解情况后,根据他的高中文化程度,曾经做过广告的经历,带他到华文学校学习了广告设计专业。半年后,他应聘到县内的一家广告公司,月薪达到五千多元。他说:“我现在有了第二次生命,一定会好好珍惜。”
2017年5月,百神庙司法所服刑人员张某在村里打零工时头部受伤。事发后,南港司法所积极为其出面协调,为其落实8万元的治疗经费,后期治疗费用也在司法所的引导下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诉讼程序得到合理赔偿。司法所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得到了张某家属的高度赞扬。他的母亲感激地说:“感谢对我儿子的教育改造,使我儿子大变样,现在他改掉了恶习还找了份工作,能自食其力了。”
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几年来,舒城县司法局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率、转化率均达到100%。人性化的执法手段,暖心的真帮实扶,这些“罪人”经过改造,重拾做人的自尊和自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索要数万元彩礼,结婚后“人间蒸发” 警惕多地贫困区发生骗婚!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梁建强徐海波
将虚构身份信息的女子介绍给贫困农村单身男子,以订婚购买首饰、衣服、手机等名义,索要几万元至十余万元不等的彩礼。结婚后...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