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盛开的腊月 □陈 惠

蚌埠日报 2018-02-01 13:40 大字

腊月把30朵洋溢着幸福与温情的花儿,慷慨地盛开在年底这个月的每一天,芬芳了一件件年事,让灿烂的笑容展现在所有人的脸庞,让每一户门楣都充满温馨,引发出满怀希望的新春。

刚入小寒,家家户户就张罗着办腊味。为了买到心仪的食材,精明的主妇顶着凛冽的寒冷早起,直奔菜场。全国各地都有腌制腊味的传统,且各有各的工艺。江南名人大师丰子恺的故乡想必是盛产酱腌腊味的,有朋友就曾特地为他写下“江南酱腌有独门,本本真真滋味纯”的诗句,他也依韵奉和,写下了“丰氏腊味出桐乡”的诗句。我曾经的一位邻居是铁路乘警,一到腊月就看到他在楼下做封鸡、捆蹄等腊味,据他说是从云南、贵州那边学来的。我家乡舒城最著名的腊味是“盐鸭”(咸鸭子),记得小时候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说,钻研难题就像啃“盐鸭”骨头,越嚼越有味道。

无论哪里的腊味、什么风格的腊味,都是把对生活的热爱煮进锅里,盛在碗里。

虽说是同一地方,主妇们也各有各的手艺。我办公室一位同事的家传腌法是除了放盐、生姜、八角,还要放些料酒、白糖提味,说那样更鲜美。我却不喜欢那种口味,只把整条的鱼、整块的肉,粗粗地拉几道口子,撒上盐和生姜丝腌制,晒干、蒸熟后,阳光的气息就溢了出来。

我的口味一直都很清淡,对餐桌上重口味的腊味很少伸筷子。刚结婚那几年,我也是不腌腊味的,可看到先生每次过年回老家吃腊味时满嘴流香,就忍不住学做了起来,到今天已是驾轻就熟了。“四九”已过,我今年腌的腊味都已晾晒好,并上过几回桌。父母也打电话说,他们腌的鱼、肉、鸭子都已经晾晒好了,只等我们过年放假回家。

腊味让一日三餐更有滋味,让远行的人更多了一份回家的理由。“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雪花是腊月里当仁不让的两大当家花旦。小雪还未到,公园里、马路边便有阵阵梅花的暗香飘起,经过的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赞叹道,好香!抬头望去,黄艳艳的朵朵小花正在枝头微笑,便感觉虽是腊月寒冬,温暖的春天就在不远处。

几乎所有人都是喜欢下雪的。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天地洁白一片,日日深陷的俗世便一下子空灵起来,诗意起来。带着孩子堆雪人、打雪仗,对着红泥小火炉饮上几杯或踏雪寻梅,或者很物质地想一想“瑞雪兆丰年”,都是令人欣喜的。

腊月里,“心花怒放”这个词以实实在在的细节绽放在一件件民事上。

小时候生活的皖西村庄,腊八刚过,就会有唱门歌来唱《十二月花名》:“正月里什么花,人人所爱,什么人手牵手同下山来?……三月里什么花,满园红了,什么人在桃园,结拜兄弟?……腊月里什么花,飘飘洒洒,什么人骑白马,跨海征东?”除了唱门歌,小年过后,村庄家家还要剪窗花、绣枕花、穿花衣……

村庄便散发出深藏一年的窖香,熏染得一张张如花的笑脸喜气洋洋。

进入腊月,街头花店的生意要比平日火爆许多,现代科技已经让鲜花跨越了时令的限制,腊月里也有品种繁多的花儿竞相怒放。谁打店门口经过都忍不住要往里看上一眼,买菜的阿姨买好菜了常常要到花店里转一转,回家时一手提包菜,一手拿束花。日子好了,更需要鲜花的点缀。

花儿开了,日子便怀着春,在年的梢头绽放,带着永不褪色的芳香。“春运”正以浩浩荡荡的气势随着腊月的脚步辗转于车站、码头、机场,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匆忙的行程也会变得温暖。

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回家》就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网上抢票失败的两户有车家庭,报名参加“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他们约好腊月二十八从北京开车回家,车上分别搭乘了两位乘客。按照约定,车主与乘客之间本来是要签协议的,原本陌生的人见面后因为共同的口音、共同的家乡一下子亲热起来,谁也没提协议的事。两天一夜的一路相伴,让他们从老乡变为亲人,分别时,相约过完年还要一起乘车回北京。镜头的最后,伴着萨克斯吹出的乐曲《回家》深情定格在一片灯火中。

近些年来,每到腊月我就越来越不放心乡下的父母。村庄上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都是和他们一样的老人,虽说父母身体健康,但今年雨雪较多,他们生活还方便吗?担心归担心,可总觉得有一份希望在前面,马上就可以放年假和他们团聚了。也许是每一次回乡下和父母共同过年都非常温暖,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对我们说,等他长大去外地工作,也一定每年都回家和我们一起过年。让欢乐以礼物、红包、年货的形式播撒在新年。

腊月是一年丰收的驿站,聚集了物质的富有的欢欣和亲人相聚的天伦之乐。让我们和作物一起蓄藏这冬之精华,共同收获新春的希望。

新闻推荐

李益湘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发言协调大别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

安徽省大别山水库群包括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和龙河口六座大型水库,肩负着下游7650平方公里区域及淮河干流的重要防洪任务,同时是淠史杭灌区1100万亩农田和合肥、六安、淮南三市的...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