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破瓶颈“甩包袱”轻装上阵开新篇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盘活闲置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皖西日报 2019-08-06 05:43 大字

江婷婷 本报记者 储勇

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市“工业强市主板、绿色振兴高地”目标要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六安经开区)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盘活“僵尸企业”,清理处置闲置资源,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六安经开区以铁的决心、新的思维和硬的举措,积极稳妥推进“腾笼换鸟”、内涵挖潜盘活闲置资源,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攻坚仗。

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共盘活“僵尸企业”17家,为园区新增投资14.1亿元,新增年产值达26亿元;共计清理和处置低效、闲置土地57宗4445亩,逾1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重焕生机。

坚持高位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协同联动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六安经开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健康、新材料、都市时尚、现代服务业“131”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持续呈现稳中有进、向好发展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各县区前列。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园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压力:

受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园区出现了一些长期停产或半停产的“僵尸企业”,同时,因一些投资商“圈而不建”、“圈多建少”,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闲置厂房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用地指标日趋紧张、项目用地需求加大的现状下,它们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占用了园区宝贵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产能,严重影响了园区的整体形象,给园区招商带来负面影响,盘活“僵尸企业”、“唤醒”闲置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甩掉这一包袱?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起点上,该区明确了攻坚的“突破口”:坚持高位推进,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以工委、管委为主导,国土局、经贸科技局、招商局等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的工作推进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出台《六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办法》、《六安经开区低效闲置用地处置的意见(试行)》、《六安经开区土地收储实施细则》、《六安经开区土地收储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政策依据;建立联动机制,依托“三重两上”项目调度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各部门协同联动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坚持分类处置,突出因企施策,创新思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盘活“僵尸企业”、“唤醒”闲置资源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工作不是简单的舍弃和收回,特别是部分“僵尸企业”遗留问题多、债务纠纷多、形成原因复杂,处置起来困难重重。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并兼顾社会和谐稳定,考验着园区的智慧和能力。

信息实、摸清脉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前期,该区组织相关部门对园区企业生产运营状况、土地厂房使用情况等展开“地毯式”摸排,全面梳理长期闲置厂房和低效利用及闲置用地,逐一登记造册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破产重组、扶持盘活、督促开工、土地收储等多种方式,按照分类处理原则,“一企一招”、“一地一策”巧妙破题:

对扭亏无望、长期停产的企业,鼓励破产清算,再通过二次招商引进优质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对有亏损、但能维持经营的半停产企业,结合“四送一服”活动以及“三重两上”项目调度机制,强化精准帮扶帮助摆脱困境恢复生机。对因投资信心不足造成停建的主动上门拜访,打消投资顾虑,督促推进项目按约建设;对长期不建、恶意囤地的投资商“毫不留情”,下发催办通知书、主动约谈投资商,直至最终依法收回。 (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高速交警大练兵

本报讯(记者储著坤)为进一步提高执勤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有力保障夏季六安市境内高速公路安全畅通。8月1日,市公安局...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