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射频消融术 让“心慌”变“心安”?

皖西日报 2019-06-18 16:19 大字

本报讯(任宣 记者 宋金婷)“感谢医生,要不是你们,我这心悸心慌的毛病啊,不知道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好。”近日,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今年65岁的许大妈开心地向医生表达她的谢意,困扰了她多年的心律失常,终于在这里治愈了。该病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射频消融技术,有效解决了她一直以来心神不宁的感觉——“心悸心慌”。

几年前,许大妈开始反复出现“心悸心慌”,做什么事情总是觉得心神不宁,像是一直处在被什么东西惊吓的状态,检查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四处求医,医生给的办法大多都是吃药,药物治疗断断续续,病情却总是反复,不见彻底好转,最后“心悸心慌”越来越厉害,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上个月,许大妈又开始“心悸心慌”,胸闷难受,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她,来到六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医。动态心电图评估发现,许大妈24小时室性早搏达3万多次,而且呈二、三联律,有时形成室速,进一步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所幸心脏结构正常。

经过慎重严谨的评估,心血管内科医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认为这个病例适合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经和许大妈及家人详细沟通后,她接受了微创介入手术的方案。手术由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黄海涛指导,副主任医师余世成实施,消毒、铺巾、穿刺、置鞘,导入电极,术中运用三维标测系统(CARTO3)进行激动标测,显示许大妈室性早搏的起源位置在右室流出道前间隔部,很快在三维心电标测下找到了室性早搏的起源点,靶点准确定位,消融迅速成功,许大妈的室性早搏消失。

观察10分钟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验证,继续观察15分钟仍无室性早搏,手术成功了。术后,许大妈明显感到心悸心慌的症状缓解,一天后即可正常活动,第三天便顺利出院,不到一周,恢复了正常生活。

据了解,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可以从完全无症状,心悸、胸闷,到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既往室性早搏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药物,但是药物治疗控制效果差,容易复发,且需长期服药。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现在通过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CARTO)构建三维心腔模型,将导管在心腔内各个部位记录到的信号整合到模型上,可直观地观察三维心电信号,有利于消融导管的定位、记忆和导航,提高成功率,减少射线带来的危害。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几乎没有射线,主要用于房颤、房速、房扑、室速、室早等相关疾病,该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手术,创伤极小,风险低,患者所受X线辐射几乎为零,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是目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先进的有效方法。

日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团队首次独立完成两例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诊疗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使市人民医院成为安徽省内为数不多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之一。

新闻推荐

夏日田园水墨画卷

6月10日航拍的裕安区固镇镇一处晚霞中的田园。初夏时节,裕安区固镇镇乡村美景如画。翻耕灌水的稻田秧苗青青,稻虾...

六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六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