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六安胡公墓研究价值不高

新安晚报 2018-04-18 10:57 大字

同时提醒:若发现古墓,应立即联系文物部门到现场处理,不可擅自挖掘、破坏古墓

4月14日,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大石岗村发现一处清朝墓葬,棺内尸体竟然保存完整。昨天,本报对此进行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不过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称馆内陪葬品属“疑似文物”,也引起读者的一些疑问。何为“疑似文物”?这类清朝年间的墓葬,文物价值如何界定?墓葬发掘后应如何处置?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文物保护专家。

村干部:打开棺木为方便迁移

14日上午,大石岗村组织村民对殷家洼一片树林里的坟墓进行迁移。他们挖开一处相对高大的土丘后,发现了一个墓葬。“村民把墓葬挖开,看到了棺木上的字,就联系我了。”大石岗村的一名刘姓村干部告诉记者,他赶到现场后就报告给了金安区文物管理所。

当天下午5点多,金安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村民将棺木打开。棺木内的随葬品较少,有官帽、朝珠、玉佩、镜子、折扇等,这些被当地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称作“疑似文物”。根据棺木上的字迹推断,墓主为胡公(字承组),系“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故于光绪辛卯年,即公元1891年。

“文物所的人说这座墓考古价值不大。”刘姓村干部说,加上棺木太重难以迁移,当地村民便将棺木打开,想一看究竟,也为了方便迁移。

目前,这座墓葬的棺木及遗体已经迁移至当地一处公墓,重新入土。

专家:胡公墓研究价值有限

六安这座出土的清代古墓价值几何?安徽省考古界一位王姓考古专家表示:“清代的墓葬本身历史研究价值就有限,而这座墓的历史也就100多年,个人认为研究价值有限。”

据这位考古专家介绍,考古的最主要目的是还原历史中缺失的文化构建。“考古界的研究方向很多是研究汉代及以前的、历史中没有记载的或者记载有限的东西,这些才是考古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像清代、清末民国这类年代很迟的墓葬,研究的人员都很少。”

这位专家还表示,清代的文献资料本身较为齐全,各类历史文化事件记载较为清晰详细。“从学术角度来看,这座墓没有多大研究必要。”

对墓主人及陪葬物品是否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专家表示,据他了解,朝议大夫各个朝代都有,在清朝朝议大夫只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权,这类官员数量也很多。“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有限。但是陪葬物还有一定研究价值,应当由文物部门妥善保存,不应流落民间。”

“墓葬原址已经遭到破坏,这时候异地将其安葬也算是入土为安了。”对于将墓葬异地安葬的做法,该考古专家表示认可。

提醒:发现古墓应立即上报

专家建议,市民若是发现古墓,应当立即联系文物部门到现场处理,不可擅自挖掘、破坏古墓。对于一些年代较迟、文化内涵不丰富,不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由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按照合法程序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省文物局文保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得知六安出土清代墓葬一事,将安排专家前往进行研究。对于何为“疑似文物”,这名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解释:墓葬出土的文物价值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鉴定,在此之前就属于“疑似文物”。

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棺木里保持完好的尸体,其实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应该保存。但擅自打开棺木后,就会对里面的尸体造成损害,不利于研究。“一般来说,大型工程项目开工前,都会有文保部门先行勘测,地面以下是否有文物,可以及时进行保护。”但是在正式考古发掘前,偶然发现的就难以保护,这就需要群众提高文物保护意识,遇到这种情况后及时保护好现场,并报告文物保护部门。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王吉祥冯李华

新闻推荐

六安市政协蝉联招商先进单位

本报讯日前,六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2017年度重点工作考评结果通报会,市政协办公室蝉联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一年来,六安市政协践行“全员参与”招商理念,扩充招商引资小组力量,切实发挥政协联...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