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大别山》: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1月8日,公安题材红色主旋律电影《浴血大别山》正式在院线公映。因为工作繁忙,我平时很少看电影,可这部电影不同,编剧是亦师亦友的宿州作家张肖灵,想去观看的心情按捺不住。
认识张肖灵时,他在埇桥公安分局任政治部主任,我则在派出所工作,因为都爱好写作又同是萧县老乡,我们一见如故,尤其是近几年,来往频繁,成为莫逆之交。近年来,张肖灵创作成果丰硕,先后出版散文集《芦花轻扬》《冬天里的垂柳树》,长篇小说《血色悬疑》《雪狼迷影》《黑枪》等。不知何时,张肖灵又玩起了电影创作,当起了编剧,并且玩得很大,真是让人望尘莫及,羡煞众人。
公安题材红色主旋律电影《浴血大别山》,是以金寨县公安局第一任局长王坚的事迹为原型创作,讲述了1948年3月,刘邓大军撤出大别山后,金寨县公安局第一任公安局局长王东根据党的指示,为了保卫新生红色政权、保卫人民群众,掩护二纵野战医院安全转移,带领全局百余名战士同国民党军及土匪武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并顽强阻击国民党军及保安团2000余人数十次的猛烈进攻,最终安全转移伤员、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
整部电影看来,情节错综复杂,人物个性鲜明,各种矛盾多发,具备所有战争片的特质。影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它关注时代,关心人民,“接地气”,弘扬了中国警察精神,更拓展了警察英雄主题。同时,这部电影具有提振国民的精气神的作用,当之无愧是一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作品。
影片主要围绕王东带领公安战士和国民党军及土匪武装坚持不懈斗争的故事,表面看来王东和他的战友应该是主要人物,其实不然,我觉得里面的小人物赵允道才是主角,是他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脉络。
赵允道是个普普通通的当地农民,胆小怯懦,面对土匪武装的欺压不敢做任何反抗,但当他听说自己的弟弟被王东他们“杀死”后,竟然敢和王东拼命,其对弟弟的手足情深可见一斑。此后的他不再脸谱化,一直徘徊在国民党军及土匪武装和公安队伍之间,小人物也被赋予了“侠义”风骨,并能在关键时刻明辨是非,帮助公安局的同志脱离险境。赵允道的弟弟赵允理是国民党的副官,虽然弟兄俩所选择的道路不同,但当保安团团长黄殿英要处死赵允道时,为了救哥哥,赵允理不惜与保安团兵戎相见,最后牺牲在黄殿英的枪口之下,表现了他性格的两面性。
白裕章是公安局的一名文书,撤离到山洞一个安全地带后,突然想到有一张公安局的合影照片落在了原居住地,此时原居住地已被保安团和国民党军占领,为了防止泄密,白裕章以身犯险,只身深入虎穴,试图把照片取回来,其勇气令人惊叹。他最终落入保安团之手,遭受严刑拷打却誓死不屈,其英雄气概令人折服!还有他与彩云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让我不得不说两句。
在《浴血大别山》这部影片中,没有涉及缠绵悱恻的爱情,如果说唯一有一点让人往这方面联想的话,就是白裕章与彩云在溪边几句简单的对话,通过他们的眼神交流,可以看出他们除了长期共同战斗的革命情谊,隐约还有男女之情存在,虽然电影中没明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彰显了艺术的含蓄美。
影片中的国民党保安团团长黄殿英阴险狡诈狠毒,是那个时代所有反派人物的典型,形象上虽然没有多大突破,但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王东等人为掩护二纵野战医院安全转移,与国民党军展开血战以及全部惨死的画面,与大别山美丽的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隐藏着战争的罪恶,让人生出无限感慨。此画面还与影片开头王东在碧水青山间策马奔驰的画面形成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相异之处是前者斗志昂扬,后者凄惨悲壮,更加震撼人心。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科学理性的逻辑故事必不可少。编剧张肖灵除了在影片中努力激发观众急欲知道“故事真相”“结局如何”外,还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想方设法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二是加大人情味的投入。这样一来,理所当然能攫取观众的眼球。
电影是以直观的、具有物像性的“影像语言”来“讲述”故事,同时也要建立在观众的参与与理解基础上,《浴血大别山》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作为限定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电影对时间的把握要恰到好处。因此,影片在“讲述”时,需要对事件过程作大量的压缩、省略与概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故事,而故事中被省略的部分,就只能依靠观众的“意会”来补充。比如,影片中多次提到的二纵野战医院始终没有出现,掩护倒有,医院转移的场面却始终没有。正是电影艺术的这种省略与概括,才使得《浴血大别山》具备了驾驭复杂故事的能力,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孙明华
新闻推荐
近日,安徽金寨县,寒潮过境,大别山中颇有些冬意。但在梅山镇船冲村尽头的潘姥姥家,开放式的小院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花甲...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