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苏明娟

大江晚报 2020-10-23 00:33 大字

提起“大眼睛”,我们就会想起希望工程代言人苏明娟。从1996年到2003年,《芜湖晚报》记者三访“大眼睛”苏明娟,并邀请她走进芜湖,走进《芜湖晚报》编辑部,走进《芜湖晚报》一周年报庆晚会。

《芜湖晚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大江晚报》)与“大眼睛”苏明娟结缘还要归功于华睿采写的通讯《老区来的大学生买不起吃饭的碗》(见《芜湖晚报》1996年9月6日头版头条)。这是晚报第一篇引起社会反响的“扶贫报道”,介绍了来自革命老区一位贫困大学生的经历,引发了晚报创刊以来最大的捐款活动,由于这位大学生不愿接受这笔捐款,《芜湖晚报》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走近金寨”系列报道活动,《芜湖晚报》记者吴小兵和华睿等走进金寨,走进苏明娟所在的三合中学,这才有了与苏明娟的第一次采访。

时任《芜湖晚报》要闻部主任的吴小兵在回忆文章中描述了刚见到苏明娟的第一印象:“她是一个特别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对我们向她的老师提出的一些采访、拍照的要求都非常配合。”《眼睛会说话的“希望之星”》(见《芜湖晚报》1996年10月25日)和《希望工程不是“面子工程”》刊发后,引起芜湖人对苏明娟更大的关注。1996年10月25日,根据《芜湖晚报》总编辑顾伟明的指示,吴小兵等人再赴金寨,邀请苏明娟参加《芜湖晚报》“情系父老乡亲”创刊一周年的晚会。苏明娟给吴小兵第二印象是:“她依然不太爱说话,但她用她那会说话的眼睛与我们交流,表达着对晚报的喜爱和感谢之情。”

苏明娟是与三合中学辅导员张丽老师一道来到芜湖的。当苏明娟走进《芜湖晚报》编辑大厅的时候,编辑记者成了她的追星族,争相与这位“大眼睛”合影留念。在芜湖期间,《芜湖晚报》记者领着苏明娟和她的辅导员张丽老师游览了芜湖的市容和景区。当苏明娟在赭山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时才露出少有的笑容,孩子的天性也得到了充分释放。当她走进芜湖一中的时候,她被热情的中学师生包围着,大家争睹“大眼睛”的风采,她与师生们交流学习体会。《芜湖晚报》发行部和编辑部向苏明娟和辅导员张丽老师赠送了全套少儿百科全书和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籍及生活用品。与苏明娟同台演出的上海演员朱世才和时任上海黄浦区文化馆副馆长石磊分别向苏明娟所在的学校捐款。《芜湖晚报》编辑汪冰等同志也同时捐款。

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当年暑假,苏明娟在一家房开公司实习,吴小兵以《大江晚报·新闻周刊》记者的身份到六安对苏明娟进行了第三次采访,他对苏明娟的印象有所变化:“苏明娟依然像七年前一样不爱说话,喜欢低垂下她那双著名的‘大眼睛’,与当年不同的是,那时她年纪尚小,对我们向她的老师提出的一些采访、拍照的要求都非常配合,而如今的苏明娟显然是‘酷’多了,当同行的几位记者在她面前摆开采访架式,她突然收敛起我们进门时感受到的热情……她是一个非常希望保持低调的女孩,同时她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她成长历程中受到的关爱。”吴小兵记者再次邀请她来芜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受到芜湖市民广泛欢迎。

图为时任《芜湖晚报》副总编冯慧莲(右)与苏明娟(左)在报社交谈。

石琼

新闻推荐

家人查出胡诚失联前消费记录 最大开销是购高铁票和住酒店;手机进水,通话记录难查;昔日老师称其比较内向

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报道了六安市金寨县19岁少年胡诚失联44天、他的双胞胎哥哥和母亲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事后...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