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坊里飘香的乡愁味
本报记者 张瑞 通讯员 程度厚
“曹家老油坊建于1935年,距今已有84年的发展历史,俺几乎与老油坊一起长大的,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过程。”88岁的油坊塘村民组李守悦至今记忆犹新。眼下,老油坊仍然焕发着它当年的生机与活力,人们在记忆中不断地体味老油坊麻油醇香飘逸,勾起了人们的乡愁。
8月20日上午,寻觅着芝麻油的香味,记者来到叶集区姚李镇光华村大竹园村民组曹家老油坊,对传承人曹大华及老油坊唯一健在的工人李守悦进行采访。从他们的回忆中,搜寻着老油坊的转型与蝶变。
老油坊与育才村毗邻,正因为曹家老油坊远近闻名,育才村油坊塘村民组因此得名,其当年的名声可见一斑。据了解,老油坊始建于1935年,创始人是曹大华的已故爷爷曹绍荣,是清末年间的人。在曹大华的记忆中,爷爷曹绍荣人称曹大老板,头上盘着一条又细又长的辫子,他喜欢穿青布长袍大褂,由于生意好,每天中午都小酌两杯。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老油坊榨出来的芝麻油被称为“曹家老油坊,麻油十里香,油膜香又脆,知名十里八乡”。这些夸赞的言语,并非空穴来风。老油坊在解放前,主要加工芝麻油、棉籽油、菜籽油、花生油,是一个油料加工小作坊。当时的六安县(现裕安区)石婆店、罗家庵,金寨白塔畈、霍邱叶家集、河南固始等地,农户生产的芝麻、菜籽等油料,都纷纷地送到曹家老油坊,兑换成品油或来料加工等。当年可以说是“生意兴隆通四海”。曹绍荣经营的油坊里的员工,都是他家族晚辈,由于经营有方,用多年积淀的精湛的榨油工艺,靠诚信与质量赢得顾客,生意做的顺风顺水。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油坊归属集体所有,老油坊员工增加到15人左右。那时老油坊,只有十几间茅草屋,有炒籽锅、石磨、碾槽、大碾砣、油锤、榨床、蒸饼锅等榨油家什。他们按工艺操作流程有序布局,不浪费任何空间。占地面积最大的是碾子,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破碎机,目的为破粹各种榨油原料的。碾子是巨大石块打磨的,直径约1.7米,靠老牛拉碾子转圈,直到油料在碾槽里碾碎为止。
炒籽也是一项技术活,炒籽锅是特大锅,俗称“流海锅”,上锅每次都用斗量,固定两斗或一斗半,这要看炒籽师傅的技术水平和力气,技术高力气大的就一锅多炒一些。另外,火候的掌握最重要——火大了,烧焦了,出油少;火小了,油不香,不易保存,一年不到就变质。所以,这道工序都会安排责任心强的老员工,炒籽的都是“老手”。
经过以上的工序后,员工们把蒸熟的芝麻、菜籽等油料,做成饼状,用稻草包严实,再加上铁箍固定,挨个按序排在榨油槽里,然后由四五个壮汉,一起托起油锤,准确无误地撞在木楔上,靠木楔的挤劲,把油从原料饼里挤出来,又清又香的油从木槽缓缓地流到油缸里,再舀到缸里存放。那年月,榨油可是又苦又累的活儿,哪怕是下雪天,负责拿油锤的员工,光着膀子也不嫌冷。
到了1978年,市场上开始生产出一种手拔榨油机,由原来榨油需要十几个人打油锤,时下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轻松操作了。新设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出油快、效率高。随着机械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到了1989年,手拔榨油机已经被现代化的电动榨油机取代。从炒籽到榨油一条龙设备管理,电动榨油机只需要一个人合上电闸,机器就开始作业了,一个人用电气化炒籽,把炒熟的油料添加到榨油机漏斗里,经过机器的搅拌挤压,油就很快地流出来了,既高效,又快捷。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老油坊焕发新生机,笫三代传承人曹大华一家,不仅在镇区街道买了门面房,还拥有了一辆小轿车,后院又建起了小洋楼,一家人通过“老字号”的技艺,生活逐步走向了小康。如今,人们只要一看到“老油坊”这块牌子,就仿佛闻到了家乡的味道。“俺一家人倾心经营祖辈留下的老油坊,继续传承着祖辈榨油工艺,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失传,俺要给乡亲们留下地道的家乡味道,记住浓浓的乡情和乡愁……”曹大华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秦静静记者储勇)近期高温天气持续,是各类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金寨县全军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高温天气安全生产...
金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金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