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脱贫路

安徽日报 2018-10-15 11:12 大字

本报记者 袁野

深秋已至,大别山深处刮起的山风带着阵阵凉意。 10月14日,记者来到金寨县斑竹园镇长岭关村,今年78岁的村民徐立林刚酿下一坛美酒,封好了坛口,走进后屋还能闻到一阵淡淡的酒香。 “小孩子在外面打工,过年要回来。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我自己酿点酒,过年喝! ”徐立林告诉记者。

如今徐立林家住在长岭关村大路旁,两层小楼青砖黛瓦,颇有古风。 “2016年底咱们搬下来的,以前住在山坳子里面,房子老旧了,下山有一里多路,都是土路,可不好走了。 ”坐在新房子敞亮的客厅里,徐立林和记者唠了起来。徐立林自己有慢性病,老伴眼睛残疾,儿子身体也不好,原本一家人就靠山里面养的两头猪和几亩稻田度日,生活困苦。 2016年村干部动员他下山居住,他在心动之余也颇为犹豫,担忧今后靠什么过日子。

2016年底,徐立林搬进了新房子,没想到村里早就为他们20多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找好了产业,在集中安置点不远处建起了扶贫猪舍,并安排了扶贫菜园。 “今年我养了两头猪,卖了5000多元,还种了一亩多水稻,也有1000元收入。 ”徐立林告诉记者,加上自己光伏发电分红的3000元、“一亩园”分红的2000元和产业奖补等扶贫政策,今年收入已经有15000余元。“现在住到山下面,产业也稳定了,交通也方便了,安置点就在中心村旁边,我去卫生室检查身体过个马路就到了。我家现在穷帽子也摘掉了,日子是越过越美了。 ”徐立林说。

“我们为每一个易地搬迁贫困户都安排了扶贫猪舍、菜园、药地等各类产业,也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一定要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斑竹园镇书记张贻胜说。从2016年开始,全镇陆续有257户贫困户依靠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搬出了深山老林,不仅住进了新房子,也有了脱贫的产业保障。

在金寨县吴家店镇的华润希望小镇,一栋栋白墙黑瓦的房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镇的街道旁、山坡上,映衬在青山之中甚是漂亮,当地村民吴永炽的家也在其中。 “以前家里老破旧了,门前面都是土路,家里人出门都是灰头土脸的。 ”吴永炽家里3口人,因为自己腿有残疾瘫痪在床,家里没有经济收入,曾经也是贫困户。 2016年华润集团在当地修建希望小镇,将吴永炽的老房子翻修一新。 “现在住在这里,比以前舒心多了。”吴永炽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希望小镇如今发展起了猕猴桃种植产业,吴永炽的妻子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务工,每个月都能有1000余元的收入,家里还养了两头猪,一年也有7000多元收入,加上光伏、产业等扶贫政策支持,一年收入能有25000余元,“我们家还入股了2000元到猕猴桃基地里面,等猕猴桃进入了丰产期,还能有一份分红。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以后日子肯定还会越过越红火的。 ”吴永炽说。

“金寨县2016、2017两年一共有7792户贫困户进行了易地搬迁,去年,我们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了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安置点搬迁户发展产业和就近就业。 ”金寨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马昌如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推动金寨县近4万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金寨县今年还创新出台“十个一”脱贫工程实施意见,围绕发展“一亩田园”、开发“一个岗位”、管好“一座电站”、共享“一股红利”、开展“一项培训”、用好“一笔资金”、投放“一单保险”、提供“一份健康”、保障“一路畅通”、弘扬“一种精神”,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安排措施。 “本着‘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原则,为贫困户量体裁衣、设计多项脱贫菜单,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全县贫困户户均扶持措施达7个。 ”马昌如说。

新闻推荐

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全过程,实现政治生态与经济生态“双一流”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康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确保安康各项事业始终...

金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