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鼓灯成为雕塑 ——记蚌埠市青年书画家沈西全的花鼓情怀

蚌埠日报 2018-07-03 01:19 大字

□杨 树

走进书画家沈西全的画室,你首先会被一巨幅国画《欢天喜地闹花灯》所吸引。那欢快的场面,富于韵律的动感,溢于人物脸上的喜悦,以及艳丽的服装,蕴涵生活情趣的小毛驴,花伞,红红的腰鼓……无声的画面,记录了淮河流域花鼓灯,这一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其民俗性、情趣性、技艺性、美感等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这是沈西全老师的一幅描写花鼓灯的作品,入选2016年安徽省美协主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金寨红”采风写生美术作品展。像这样描写花鼓灯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岁乐年丰》《岁乐年丰闹花灯》《传承》《冯国佩》等,林林总总,奖状、奖品拿了一堆。我这才发现,沈西全老师近几年和花鼓灯结缘了。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沈西全,中等身材,有着一双睿智的眼睛,爱说笑,为人真诚。在人群中,他并不起眼,但他一说话,渊博的学识与幽默的语言立即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他的语言充满了正能量——这就是他的气场。沈西全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蚌埠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蚌埠市淮河画院副秘书长,农工党蚌埠市书画院画家。别人有如此多的头衔与光环罩着,是一种荣耀与骄傲,但对于沈西全,他全然不把此当回事。当有人称他为书画家时,他只是呵呵一笑,然后谦虚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沈西全与我是老朋友了,十年前我作为作协成员,他作为美协成员,我们一起下乡采风,体验生活,写蚌埠美好乡村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在冯嘴子村他吃住在农家,与花鼓乡的玩灯人共同生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深深地对花鼓灯这一民族艺术瑰宝产生了兴趣。他曾这样对我说:花鼓灯真是我们淮河文化的精华,这种起源于宋朝的通俗民间艺术,集民间舞蹈、音乐、对白于一体,配以鼓、锣、镲等乐器,有情节,有冲突,有笑点,有高难度的杂技,构成了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淮畔幽兰”真不是浪得虚名。

来源于民间的花鼓灯,是淮河两岸人民生活的浓缩与升华,千百年来,淮河人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着自己的爱恨情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花鼓灯的传承与发扬,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城乡差别缩小,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他们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喜爱花鼓灯的人,跳花鼓灯的人越来越少。说到此,沈西全双眉紧锁。如何把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技艺保存下来、传承下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正是源于这种爱,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对古典文化的一种责任,沈西全选择了画花鼓灯。他要把花鼓灯这一民族精髓以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只有文字与图画才是永恒的,它们不会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让花鼓灯技艺成为无声而永恒的雕塑。

近几年,他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许许多多的花鼓灯题材的作品问世。同时也得到了省、市级领导的重视。他们在观赏过作品之后,动情地说:真的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画家,传承记载淮河文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后代!

沈西全曾说:十几岁,我从小人书画起,再练书法,再绘人物肖像,对人体线条,我有天然的敏感。删繁就简,抓住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重点,求真,求实,求美是我的绘画风格。每当蚌埠有花鼓灯表演,我必去看,并且还用相机抓拍,捕捉这一瞬间的美。花鼓灯舞蹈的线条真的太美了,那优美的曲线,彰显了淮河人健康的形体美与良好的生活状态。我自认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为把这一文化精品传承下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前几天,几个书画家朋友在一起聊天。谈到传统文化,谈到唐诗、宋词、元曲。我说,唐朝的王维,写诗时,只有十六七岁,写出了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时主持人这样说:之所以现代人写不出如此的千古佳句,是因为古人把文字用到了极致,现代人再也没有了发展的余地。沈西全沉思良久说: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去传承。

再见沈西全时,是他去冯嘴子村体验生活的路上。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活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

井冈山【编者按】在一大旧址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在井冈山阐释跨越时空的精神,在沂蒙老区感受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在延安思考我...

金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