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家合力共筑爱的“蓝天”

淮河晨刊 2017-11-20 10:58 大字

龙湖街道金滨社区有这样一户普通的家庭,夫妻俩曾经都是下岗职工,刚成年的儿子在外打工。一家三口生活节俭,衣着朴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帮助别人,献身义务救援事业。

□特约撰稿 陈惠

1

帮助别人是夫妻俩的“爱好”

丈夫王贤俊是金光钢厂子弟,刚成年就进入厂车间上班。那时金光钢厂还在大别山区金寨县,夏季经常暴发山洪,发生水灾和泥石流,不到二十岁的王贤俊就主动报名加入厂青年突击队,参加抗洪抢险,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表彰。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天生就是个闲不住的人,看到哪里有事就忍不住伸手帮一把。厂子迁到蚌埠后,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只要看到别人有难处都会主动出手相助。他有水电安装技术,经常义务帮邻居、熟人、社区安水龙头、改管道、修电灯电扇,附近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找他帮过忙。长年无私帮助身边的人,也赢得了大家对他的一致认可,因为信任他,邻里间发生矛盾纠纷都会找他出面调解,而他也总能圆满解决。厂子破产后,他利用自身的水电安装特长,自谋职业,成立了公司,在解决了自家基本生活问题后,经常出资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妻子程家萍原先在纺织厂上班,厂子倒闭后被安排到社区“银发帮扶”岗位。和丈夫一样,她也是个热心肠,对所服务的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只要一个电话,她随时会赶到老人身边。有位独居老人不方便出门,她不但帮老人打扫卫生、买菜、买药,还抽时间上门陪老人聊天,照顾得非常贴心。社区工作累、工资低,和丈夫经营公司的收入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她却做得非常投入,说能每天照顾这些老人,让老人们生活得舒服一点、开心一点就很满足。

2

把救援当成共同的“事业”

丈夫王贤俊爱好户外运动,一次和几个“驴友”外出自助旅行,看到蓝天救援队志愿搜救失踪旅行者,觉得非常有意义,就于2015年12月和几个“驴友”一起,筹建了蚌埠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是以志愿服务为原则,向大众提供免费救援的非商业机构,队员不但提供服务是免费的,购买救援设备也要自己掏钱。2016年救援队刚成立,王贤俊一次就掏出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救援队帮走失儿童寻找家人、帮忙找寻失踪老人时,出资给受助人买衣服、买食物也是常有的事。

我开玩笑问他,花这钱家里同意了吗?他很认真地回答说,家里肯定同意啊,妻子、父母都非常支持,说他这是在做正事、做善事,传承了好家风,给子孙后辈树立好榜样。

妻子程家萍在一旁说,花点钱倒没什么,只是他们救援太苦太累。刚开始,他们打捞溺水者遗体没有任何防护设备,连橡胶手套也没有,直接用手拖,看得人头皮发麻,但当看到遗体出水后,遇难家属向队员下跪的那一瞬,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流出眼泪,心里的一切埋怨立刻就消失了。

3

他们用行动感染了许多人

付出金钱、时间、精力、辛苦都没什么,夫妇二人最不愿意面对的是别人对他们的不理解,说,蓝天救援肯定能赚钱的,不赚钱能干得那么起劲?他们不想过多地解释,只用实际行动回答质疑。

有位曾经向他们当面表达过这类疑问的熟人,家中老人因抑郁症跳了龙子湖,求助于王贤俊。王贤俊二话没话就组织队员下水,把老人遗体打捞上岸。那人当时掏钱给他们,说要付酬金,他立刻响亮地回答说,蓝天救援是免费的志愿救援,不收一分钱!

说起志愿服务的难处,王贤俊感慨道,不仅要面对怀疑,有时有些忙也没办法帮,前几天有个女士打电话求助,说她的戒指掉下水道里了,让帮忙打捞。这个任务救援队就不好接,戒指那么小,找到了还好说,要是找不到人家会疑心,是不是找到了被队员藏起来了?另外还有一些商业打捞机构对他们也排斥,认为蓝天救援队的义务行动是在抢他们的生意,挡他们的财路,有时协同救援遇到了很尴尬。

我打断了他的叙述,说,没想到做好事也有这么多难处。他笑了,说,大多数人还是非常支持的,那些受过帮助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救援队不收钱,受助人就送锦旗,现在活动室的墙上已经挂满了感谢的锦旗。

黄山太平湖沉船救援时,连续的大雨下得队员们睁不开眼,承载着队员们的橡皮艇在湖中不停摇晃,救援到了第三天,受难者家属实在担心队员安危,坚决不让队员再下水。回来稍作休整后,队伍又赶过去进行二次救援。当时水深四五十米,大雨还在接连不断地下,沉船上共有二人失踪,搜救到第二天中午才将其中一名遇难者打捞上岸,接下来坚持打捞了两天,仍没能找到第二名遇难者。队员们认为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救援。但回来后,黄山太平湖的好几位年轻人写信说,很受教育,主动表示想加入队伍。

4

全家合力共筑爱的“蓝天”

王贤俊的弟弟在外地工作,年迈的父母日常生活起居全靠他们夫妇;程家萍的母亲身体不大好,去年还住院动过手术,但他们从没因为家里负担重而减少对别人的帮助。即使在程家萍母亲住院期间,一听说有救援任务,王贤俊还是立刻就会动身。说到这里,这个坚强的男子汉有点感动:多亏妻子这么善良贤惠,又非常能干,几乎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一次次顺利完成救援行动。

最让夫妇俩感到欣慰的还是儿子长大了,并且继承了他们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去年,儿子和谁也没说,就自己跑去蚌埠百货大楼门口的采血车上义务献血400毫升,作为自己的成人仪式。今年,又在南京献血400毫升。看着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儿子,夫妇俩感到既心疼又高兴,为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真正的男子汉而骄傲。

作者单位:蚌埠经开区金滨社区

图片说明:幸福的一家三口。

程家萍照料空巢老人。

水灾救援中的王贤俊。

和队友们一起开展水灾救援。

走失老人家人送来锦旗感谢?

新闻推荐

相约临沧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聚焦中国茶产业的下一个五年

10月26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天下茶尊·红茶之都\’云南临沧红茶文化节”在临沧市会议中心举行了开幕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华全国供...

金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