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产业”何以焕发“新活力”?—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储勇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霍山县衡山镇牛角冲村的一处桑园里,只见郁郁葱葱的桑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分外青翠。在桑园里分布着一排排蚕室,养蚕大户汪虎林正在给蚕宝宝添食刚采摘的新鲜桑叶。这是他今年养的第四批蚕。汪虎林告诉记者,过去每年只养春、夏、秋三批蚕,而如今,每年早春、中春、晚春、夏季、早秋、中秋、晚秋和晚晚秋,最多能养到七八批蚕。
茧丝绸产业曾是霍山县农民增收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巅峰时期,桑园面积发展到5万亩,养殖户多达1.5万户,缫丝厂一度达到八九家。然而,后来受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产业变得不温不火,在很多人眼里,产业似乎已步入“寒冬”,殊不知,通过近年来的产业“自我革命”,这一老产业有了新变化。当然,变化不仅仅是汪虎林所说的每年多养了几批蚕。
养蚕迈向规模化精细化
49岁的汪虎林是霍山县响当当的养蚕大户。他从14岁开始养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养蚕经历。今年春季,汪虎林分三批共养殖50张蚕种(一张蚕种可孵化约2.8万只蚕),夏季又养了20张,“再加上秋季的三四批,今年养120张肯定不在话下。目前我在牛角冲村有50亩桑园,春季在黑石渡镇黄家畈村新栽了109亩桑园,同时正在修建新式蚕室,桑园丰产后年养蚕规模就能超过300张了。”汪虎林说。
何云义也是有着多年养蚕经历的养蚕大户,他在牛角冲村有桑园80多亩,今年春季在与儿街镇指封山村又新栽了70亩桑树,已接近采摘养殖标准。他还刻意加宽了桑树间距,为下一步机收桑叶预留了通道,配套90米长、10多米宽的现代化养蚕大棚也在紧张建设中。“采用这种新式大棚,温度、湿度、光线、通风都可以控制,我还考虑给大棚安装上水帘,进一步优化养蚕环境。明年我养蚕将突破200张,桑园全部丰产后,将突破300张。”
霍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叶磊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该县养蚕户远远达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1.5万户的规模,但像汪虎林、何云义这样上规模的养蚕大户却在不断增多,养殖结构总体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如今霍山县养蚕户已缩减到6846户,其中,年饲养蚕种20张(含)以上的蚕桑大户达到148户,这148户的产量超出了全县1400余吨鲜茧产量的三分之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蚕茧价格是近三年最低谷,2017年每斤蚕茧能卖到35元以上,而今年只能卖到20到25元,但养殖大户对茧价的“跳水”显得“波澜不惊”。“价格波动在我们看来很平常,因为几乎每隔三五年就会遇到一次波动,所以我们早就有了应对措施。”汪虎林介绍说,主要体现在节约成本上,例如:在保持年养殖总量的前提下,变集中养殖为分批养殖;栽植可以机收的新品种桑树——蛋白桑等等。“这些方法还是很奏效的,今年虽然价格偏低,但扣去成本,每张仍能挣800多元,所以我们扩大规模很有信心。”
养殖大户们不断摸索节本增效的办法,在叶磊看来,这是养殖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他介绍说,近年来,该县农业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蚕桑养殖精细化程度提升,除了经常性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针对性指导外,在品种推广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目前该县养蚕大户的桑园均已改造为农桑14号、育71-1等优良桑树品种,“菁松×皓月”等优良蚕品种推广使用率更是达到95%以上。“通过走精细化养殖路线,霍山的平均干茧等级从1999年的3A级提高到现在的5A级,茧质综合指标位于全省前列,茧价每公斤也高于周边县市2-4元。”
“二次返利”催生新变化
采访当日,记者走进位于该县经开区的安徽海泓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车间里,一台台缫丝机低沉地轰鸣着,雪白的蚕茧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亮白的蚕丝。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霍山县有八九家缫丝厂,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如今海泓丝绸成为仅剩的一家。而这家企业对该县养蚕走向规模化和精细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公司董事长汪海涛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养蚕户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提高蚕茧的质量,为公司形成稳定优质的蚕茧原料来源,从2016年开始,公司联合蚕种场、家庭农场、养蚕大户成立了茧丝绸产业化利益联合体,并探索建立“二次返利”机制,即每年蚕茧上市时,根据蚕茧外观质量,先按照市场价结算,等缫成丝后,再依据生丝质量,将企业利润50%返还给养蚕户。为了确保公平公正返利,配套设立“现场抽样、密码传样、缫丝计价、公正透明”的定价体系,对养蚕户出售的蚕茧现场抽样并编码,返厂后对解舒率等15项内在指标进行专业检测,最终根据检验结果和缫丝实绩逐户计价返利。
“通过‘二次返利’,养蚕户在按市场价售茧获得相应价款的基础上,后期还能获得我们公司的返利,等于实现了两次获利。”据汪海涛介绍,2018年,联合体成员蚕茧平均售价达到每公斤54.35元,后期的“二次返利”每公斤平均6.75元,相当于亩桑年增收了810元。“让养蚕户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的养殖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同时,每次返利的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会帮助他们分析茧价的形成原因,以及提高茧价需要在养蚕时注意的事项,在利益的刺激下,养蚕户对提高蚕茧质量也更加重视了。”
通过“二次返利”受益的不仅是养蚕户,随着鲜茧质量的普遍提升,海泓丝绸的产品质量也随之提升,85%以上生丝达到5A、6A水平,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算上培训、技术服务,我们实际返利达到了企业利润的60%,但依靠产品质量、附加值的提升,我们从联合体成员售出的蚕茧中获取的利润较一般农户的蚕茧依然要高出15%。”汪海涛告诉记者。依托“二次返利”的机制,联合体真正实现了“农企双赢”。如今联合体成员从最初18户养蚕大户发展到现在的65户养蚕大户,甚至还吸引了金寨县、阜阳市等地养蚕大户慕名加入。
老产业也能“发新枝”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人们日常注意到的茧丝实际上只利用了整个蚕桑生物资源的3%,整个茧丝绸产业的上下游还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开发并产生更大效益。”叶磊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也在着力探索如何让这一老产业“发新枝”。
在位于与儿街镇的六安玫瑰红茶品有限公司,春季采摘下来的桑叶芽头被发酵制成了口味独特的桑叶红茶,“桑叶绿茶并不少见,但是把桑叶制成红茶,目前国内只有我们一家企业有这样的技术。”公司负责人孙闻说,桑叶制成绿茶虽然工艺简单,但在高温炒制的时候会破坏桑叶中降血糖的1-脱氧野尻霉素,但发酵而成的红茶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这一成分。
据了解,2017年,该公司的发明专利“一种桑叶红茶的制作方法”斩获第116届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发明展览会“列宾赛”银奖。“如今我们每年春秋两季要收购桑农50万斤的桑叶芽头,这些桑叶芽头原本对农户来说是废弃物,现在每斤可以卖到8至10元,在被我们加工后,价值更是大幅提升,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孙闻说。
采访过程中,汪虎林向记者透露,在养蚕之余,他也在摸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桑园,他尝试的是在桑园套种竹荪。原因是桑园套种竹荪对桑枝的用量较大,每亩约需要2.5吨桑枝,这样一来,他每年修剪桑园产生的大量桑枝就派上了用场。据了解,在桑园套种竹荪,每亩可以生产干竹荪100斤,按每斤100元的价格计算,每亩每年就可以增收近万元。
据叶磊介绍,近年来,霍山县通过桑枝食用菌、蚕桑保健品、桑园间作套种以及桑园饲养家禽等方式推进蚕桑产业综合开发,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达1000余万元。“目前,桑蚕综合开发还在起步阶段,不论是套种竹荪还是制作桑叶茶,对资源的利用率都还比较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桑枝食用菌的生产规模,加强桑叶资源的研究,提高桑园复种指数,同时加强蚕沙产品研发,多条腿走路,让农户、企业切实感受到发展蚕桑产业有‘钱途’,进而促进全县茧丝绸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叶磊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悟实)8月1日,副省长周喜安赴六安市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地察看霍山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周喜...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