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图对得起农民的信任”
我叫赵辉玲,1991年从扬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安徽省农科院工作,从事长毛兔育种研究,不经意间已度过28年光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科研条件差、经费少,加上家兔研究是一个不起眼的学科,科研工作困难重重,难以为继,课题组成员越来越少。面对困境,我也曾彷徨失落,萌发过改行的念头,但我最终选择了坚持。我把育种兔群从农科院的实验兔场迁移到养殖户家中,既保存了育种兔群,可以继续进行课题研究,也能给养殖户增加收入。
农业科研工作者必须冬忍三九、夏耐三伏,还要淡泊名利得失,耐得住清贫寂寞。20多年来,我扎根兔场,潜心研究杂交育种,制定育种方案,改进试验方法,完善方案细则,精心呵护育种兔群。对农业科研工作的坚守与热爱,让我可以心无杂念地深耕一线,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艰苦工作,对我来说却简单而又快乐。
为了做好科研工作,我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时两三年都不能回湖南老家看望父母。父亲被诊断出患有脑肿瘤,在医院接受长达8小时的开颅手术,父母怕影响到我的工作,一直瞒着我,直到第二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回乡过年时,才得知此事。
20多年的专注与坚守,换来了丰厚的回报。2010年,我带领的团队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种——皖系长毛兔。此项科研成果2013年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我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5部学术专著,参与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6项。
如今,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长毛兔育种岗位科学家、执行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真正的价值。皖系长毛兔的示范推广,带动了省内外数百个养殖户增收致富。我主持完成的“优质肉用山羊健康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为固镇、砀山、萧县和临泉4个县的养羊户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羊肉品质,该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一等奖。看着增收农民的一张张笑脸,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来自农村的我,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我经常到农村驻点,与农民面对面、交朋友,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养殖难题。2012年夏天,霍山县一名养殖户饲养的500只长毛兔,突发致命的兔瘟。我确诊疫情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从省城赶往霍山县,顶着似火骄阳,翻越崎岖山路,直奔兔场实施免疫急救,终于使兔群转危为安。
每当有人不解地问我:“你天天这样辛苦,到底图个啥?”我总是淡淡一笑,回答说:“不图什么,就图对得起农民的信任。”
(赵辉玲 口述 本报记者 贾学蕊 整理)
新闻推荐
中国酿酒大师,安徽迎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生态白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倪永培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