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将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

江淮晨报 2018-05-29 01:09 大字

[摘要]省卫计委集中答复“省两会”建议,儿科医务人员“增质增量”

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儿科医师的培养、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探索无陪护病房建设、实施“十大皖药”品牌战略……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对年初“省两会”期间的相关建议给予集中答复,其中透露了不少好消息。

加强儿科医师的培养 儿科医务人员“增质增量”

每逢冬季,随着流感爆发,儿科的就诊量陡然上升,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有的医院就诊甚至要排7个小时,而全面二孩时代,未来这样的问题还有可能加剧。

省卫计委在答复张雯代表提出的“关于儿童用药安全亟待重视的建议”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制定实施儿科医务人员培养规划,将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在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开设儿科临床专业,培养儿科专业的本科人才,每年招生300名左右。根据教学资源和岗位需求,扩大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医疗机构优先招聘儿科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针对基层儿科专业人员专业水平存在不足,科研能力弱,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有限的现状,加强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的儿科临床培训基地建设,分批、分层次对市县级、乡镇儿科医师进行实践培训,特别注重基层社区、乡镇儿科医生的培养,切实为基层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儿科人才。

同时,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对内科等相关专业医师进行儿科诊疗知识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且符合条件的,待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同意后,在原专科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范围,并纳入相关专业和儿科专业医师定期考核。

并且,调整增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医师数量,注重培养临床诊疗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水平,使培训合格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具备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鼓励和吸引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住院医师从事中医儿科诊疗工作。

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平台”

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阚显照委员建议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发展 助推健康安徽战略的实施。

安徽省卫计委表示,大力发展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对于实施“健康安徽”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日前,省卫计委参与制定了《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支持政策》(讨论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上加大扶持力度。

为解决现代医药产业发展障碍,2018年,安徽省卫计委将会同合肥市政府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在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打造“一网三平台五中心N集群”的服务体系,整合现有的医药健康领域科研资源,建立“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健康产业园”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下一步,将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重点企业联系人制度。并加大对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生物制药企业的调研力度,对影响和制约生物制药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向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助推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 将“孤儿药”纳入医保

护工需持证上岗探索无陪护病房建设

根据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和变动趋势,预计“十三五”末,安徽省60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将突破1200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专职陪护人员已成为全省需求量日渐上升且日益重要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护工行业良莠不齐、乱象滋生,规范管理困难重重。因此,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陶劲华和刘虹建议规范管理医院护工和住家护工,加强护工市场管理。

对此,安徽省卫计委表示,按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护工管理要求,开展护工持证上岗工作,明确准入条件,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展开考核鉴定。同时,明确界定护工的工作内容,医疗机构要严格区分护士和护工的护理内容,决不能将护士的职责转嫁给护工承担。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卫计委将积极探索开展综合医院无陪护病房建设,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日间照护及临终关怀等接续性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护理院,让住院需要陪护的和半失能、失能的患者及家属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与常见疾病相比,罕见病的相关医学研究水平明显滞后,罕见病发病机制不明确,95%的罕见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这已成为当今医学面临的难题。因此,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峰代表建议组建罕见病联合门诊医疗团队。

安徽省卫计委表示,目前,安徽省大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建立多学科会诊中心或门诊,为患者提供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但对于罕见病,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多学科联合门诊。

下一步,安徽省将在多学科会诊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大医院联合诊疗模式(如北京协和医院),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组建罕见病诊治的多学科专家协作组,建立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团队,通过电话或微信预约,提供诊前预评估和分诊,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方式和专科就诊途径,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提供部分公益性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服务。

此外,加强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保障罕见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将“孤儿药”(指针对罕见疾病的治疗药物、诊断试剂或预防手段)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罕见病患者的负担。

建立同城临床检验中心医疗数据互认共享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王俊建议,尽快建立同城临床检验中心,有利于医疗大数据标准化。

安徽省卫计委表示,目前,安徽省马鞍山、芜湖等地建立了由市级三甲医院牵头的市级临床检验中心,合肥、安庆等地建立了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成立临床检验中心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医疗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大型检验设备的重复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实施,减轻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下一步,安徽省卫计委将积极推动建立同城临床检验中心,依托省临床检验中心和临床检验质控中心,对市级或独立设置的临床检验中心定期开展质量督查。同时,对达到质控标准的临床检验中心出具的报告,在医联体下级单位及同级医疗机构间实行结果互认及信息共享,为临床检验医疗大数据标准化奠定基础。

实施“十大皖药”品牌战略

安徽中医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北华佗,南新安”是安徽中医药的品牌和特色。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民盟建议推进皖南山区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

安徽省卫计委表示,为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发挥安徽省中药资源优势,加快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省卫计委联合省经信委等6部门共同组织遴选“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霍山石斛、灵芝、茯苓等10种皖产道地药材入选“十大皖药”。

同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技术依托,部分“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协助,主要围绕霍山石斛、茯苓、灵芝、桔梗、菊花、白芍等中药材大品种,开展了种子种苗标准化繁育生产基地的建设,保存了中药材野生品种和栽培药材品种。

下一步,安徽省卫计委将继续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覆盖皖南山区,实现普查成果转化,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建设中药材良种种苗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优化布局,加强标准化建设,实施“十大皖药”品牌战略,促进中药材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晨报星级记者 周坤

新闻推荐

六安通报三起腐败和作风问题

霍山县东西溪乡桃李河村党支部书记储成荣挪用五保户资金问题经查,2011年3月至2017年8月间,储成荣利用保管本村五保户储...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