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特色小镇建设——省政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月度专题协商会口头发言摘登
[摘要]省政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月度专题协商会口头发言摘登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院长曾凡银发言
提升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
在调研中发现,安徽省一些特色小镇在定位上存在问题和偏差。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色不够鲜明;功能集聚不足,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等方面。为此,谈谈我对“提升特色小镇战略定位”的思考。
一是在产业定位上,立足资源禀赋,把握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符合本地特殊资源优势的细分产业是其最核心的特色。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上下功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工业特色小镇,围绕工业设计、工艺技术、品牌塑造、市场销售等布局产业,突出专、精、特、新,甚至切入大产业链的某一环节,重点突破。旅游小镇,核心是消费,必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规划定位产业链条。体育小镇,围绕“更快、更高、更强”设计运动、赛事项目,打造健身产业链条,吸引体育及健身爱好者来强身健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二是在市场定位上,要契合消费及其升级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规划定位小镇特色目标市场。从观光到休闲再到会议养生,其市场定位主要是大众群体,需要规模效应,要创造新的旅游产品、新的娱乐方式,激发消费兴趣,主动参与其中,在增加购和娱中体验旅游新价值。电商、创意小镇是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其定位是立足传统市场,聚焦新群体、新需求、新市场,如合肥市三瓜公社。
三是在文化定位上,要彰显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和富有较高的辨识度。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挖掘和展现。农业小镇是农业文明的体现,要展示农耕文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吃苦耐劳,也要展现智慧农业的科技范。工业小镇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创新创造的结晶,有大生产、大配套、大市场,也有专业化生产、个性化定制,这都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才能行稳致远,旅游、文化及其创意、健身养生等小镇更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精髓,让人们在此工作、生活、旅游中,体验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四是在生态定位上,坚守天人合一。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都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天地人一体。坚决守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有度有序利用自然,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存量,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增绿、补绿、护绿并行,着力构筑小镇发展的生态屏障,还小镇以自然、宁静、和谐、美丽。
省政协常委、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与园林学院教授高慧代表民盟安徽省委发言
创新特色小镇管理运营机制
管理运营机制对于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安徽省特色小镇在管理运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运营管理“主体错位”。安徽省部分特色小镇产业基础薄弱,在建设中存在“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现象。二是治理体系“各行其是”。目前安徽省特色小镇很多依照行政区划创建,还存在开发区、街道、行政镇等政府部门并存的管理格局,与小镇投资主体、小镇居民在利益协调上还存在问题,没有形成协调各方利益、兼容各方诉求的有效机制。三是要素扶持“撒胡椒面”。安徽省除了规定动作外,自选的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仅有的要素政策支持也分散在各级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四是考核评估“千篇一律”。由于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不同,决定了建设成长周期也不尽相同。安徽省特色小镇“一刀切”地设定为3年内完成投资建设,且要达到一定的主营业收入标准。不仅考核周期短,考核标准也设定得不够科学。
为此,建议:一要建立“市场”、“多元”的运营机制。摒弃“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建立健全产业选择的科学决策机制,由投资公司承担小镇开发建设、服务管理,政府则将重心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上。
二要建立“融合”、“开放”的治理机制。弱化政府的行政权力职能,强化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小镇居民主人翁意识,探索小镇治理委员会监督机制,由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共同组建成立治理委员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形成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治理新局面。
三要建立“优先”、“创新”的保障机制。要突出实验创新,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改革试点,要允许特色小镇先行先试、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如要建立健全小镇人才激励机制,以大手笔人才新政来招才引智。对小镇个性化设计和改造要列入新型城镇化范畴,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指标。摒弃传统的审批制工作方式,建立优胜劣汰动态制,验收合格后的小镇才能获得财政返还奖励,充分调动相关企业和机构申报特色小镇的积极性。
四要建立“分类”、“特色”的考核机制。实施分类考核办法,对不同小镇所处阶段、产业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同时,建议延长小镇建设时间,防止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优化考核指标,把市场发展趋势、产业发展容量、企业创新能力等软实力纳入考核标准,可参照浙江财税返还和土地奖补等政策。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安徽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田淑英发言
有效推进特色小镇“三生融合”
安徽省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传统产业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和文旅类三类。不同类别的小镇,空间比例和“三生”渗透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哪一类小镇,生产是核心,生态、生活空间的布局应有助于实现特色产业的持续集聚和升级。为推进特色小镇 “三生融合”,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于传统产业类特色小镇。此类小镇一般具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基础,主要解决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需要,加强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引入或培育龙头企业。因此,总体布局要留足生产空间。在生活空间上,满足小镇从业人员生活需要,建设专家公寓等,并提升社区功能档次。在生态空间上,除了独立的生态空间,还要加强绿化等生态建设及亮化工程。
第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特色小镇,需要营造高品质创新环境,吸引高端企业和人群入驻。因此,需考虑生态、生活空间向生产空间的嵌入。在生产空间上,应考虑观摩学习、研发、讨论、创意创新、展示、会议、休闲等空间,为高端人群的研发、生产等活动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在生活空间上,应建设高档多功能的社区,含高档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养生等。在生态空间上,可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改善生态品质;尽可能将大斑块生态空间安排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并将零星生态空间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空间。
第三,对于文旅类特色小镇。此类小镇一般具有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需打造优美清新的整体环境。在生产空间上,确保景区的接待能力,融入智能化、个性化元素,优化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体现特色文化底蕴,如:展览馆、研学游空间、标志性建筑、民宿、体验、餐饮等。在生活空间上,短期内可保持原有的生活格局,空间配比可相对较低,让生活功能在小镇区域外就近承载;随着小镇的升级发展,小镇内边缘地带生活空间的配比应逐步提高。在生态空间上,一般不需要特别预留大面积生态区域,但要按规定标准满足环保需要,并将生态环保渗透到每个区间。
现代意义上的 “三生融合”空间布局不是机械不变的,应体现柔性化、多功能、复合型特征,以便实现更高层次的 “三生融合”,持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潮流,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增权发言
破解特色小镇融资难
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有效融资渠道。今年,财政部23号、34号文出台后,各商业银行收紧了政府类项目的融资政策,针对政策的变化,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调整思路,通力配合,着力解决特色小镇建设融资问题。
一、严准入,解决融资主体问题。要优先引入市场化经营、自身经营性现金流稳定,或实力雄厚、拥有专业团队与特色小镇运营经验的大型央企、大型房企、文化旅游开发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主体。
二、勇创新,解决融资模式问题。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从旅游度假驱动、特色农业驱动、产业驱动、文旅组合等特色小镇开发模式,择优选择运营模式。
打包组合模式。将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与垃圾、污水处理等具有一定现金流的公共服务项目合并,组成项目包,采用PPP模式。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平台上,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向而行。龙头带动模式。特色小镇在规划初期引入实力较强、能够获得银行支持的社会资本,银行先期支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相关设施,从而带动特色小镇整体运营。霍山温泉小镇项目,农行信贷支持1.2亿元,一年多时间即建成运营,收到较好效果。差异推进模式。对以工商业、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小镇,应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引导金融企业择优支持镇内企业,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带动小镇整体建设水平。
三、强整合,解决融资风险问题。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政府既给真金白银,又给支持政策。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降低融资风险是特色小镇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
分担风险。对短期现金流不大、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但又独具特色的小镇项目,可比照“4321”模式,由省担保集团牵头,实施风险分担。对特色小镇内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实施增信。拓展渠道。对自身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社会资本介入意愿不强,又不能采取PPP模式的项目,应探索发行特色小镇建设专项债券,拓展建设方、运营方和经营方直接融资渠道。改革流程。要变事前规划奖励为事后效果奖励,根据特色小镇建设成果评价,科学发放奖励资金,科学兑现支持政策,防止套利。
省政协委员、宣城市政协主席丁绍东代表宣城市政协发言
扶持特色小镇发展要精准发力
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初显,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规划滞后。特色小镇规划由县或乡镇来制定,受专业水平、视野思路限制,规划层次不高、特色不鲜明;产业不强。特色产业规模偏小、集聚不足,“产、城、人、文”交融发展欠协调;要素制约。用地难已成为小镇快速发展严重制约,社会资本投入特色小镇创建意愿不强,投资主要靠县、乡财政,资金缺口巨大,后续投资乏力;机制障碍。建设运营主体不明确,这使小镇整体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推进措施等难以有效落地。虽然四部委文件明确发改委牵头,但各职能部门尚未研究出台具体的推进举措,省政府97号文作出的分工还有待深化、细化。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安徽省实践是先有形式,再逐步充实内容。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扶持小镇规划编制。建立省、市、县三级统筹的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编制机制,一次性完成80个省级特色小镇布点规划。首批25个省级小镇,未完成规划的,省有关部门要派员参与省级小镇规划,由省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评审,已完成规划编制的进行审核完善。第二,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省级要率先设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帮扶机制,在产业布局、项目谋划、产业环境培育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整合财政资金,创新使用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第三,扶持高端要素集聚。创新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研究制定特色小镇土地使用专项规划,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单独供地;用好用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政策,鼓励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建立特色小镇省级专家组和云端人才库,实行高端共建措施;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第四,扶持功能平台建设。打造政府与投资主体合作平台,完善激励推动特色小镇招商促进机制,实现“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持续繁荣。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构建小镇治理制度体系和运营模式,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动态跟踪特色小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情况。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省委专职副主委李霞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发言
注重特色小镇的文脉传承
特色小镇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传统风貌正逐渐被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所替代,尤其是一些乡土景观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文脉传承面临着四个方面突出的问题:
第一,对文脉的理解狭隘。在实际操作中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旅游开发或城市美化运动,丧失了历史的真实和文脉的内核。第二,追求现代化和西式美。一些特色小镇原有文化特色在资本和利益面前被漠视,不仅历史风貌逐渐消失,而且人文精神也随之而去。第三,照搬大城市更新的方式。原本可以让人们驻足、停留的街巷空间被笔直、开阔的道路取代,割裂了小镇功能、景观和活动空间的联系,使小镇失去其自身特质。第四,古董式原封不动的保护。这不仅束缚了特色小镇空间拓展,还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居民也得不到资源盘活所带来的红利。
为此,提出四个方面建议:
一、坚持文脉的多元要素融合。历史文脉的“和而不同”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原则。只有针对小镇的文脉进行梳理规划,最大限度地提炼出历史文脉要素进行规划、建设、保护、利用,才能真正使特定地域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并获得新生。寻找并强化文化差异是规避空间距离相近、景观相似、文化相像等同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兼顾现代与传统和谐共生。任何文化都不是静态传承的,而是不断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保持特色小镇质朴、亲切的美感和格局肌理。同时要保有适当数量的本地居民,满足他们对现代居住环境、商业服务和公共设施的需求,进而由他们活态展现民俗等历史文化的精髓。
三、注重整合传统文化路线与景观游览路线。特色小镇的道路交通规划应尊重现有街巷、保护街区肌理、延续文化记忆。要结合自然环境,融入现代交通理念和方式,构建开合有序、节奏明晰、景观丰富和序列完整的空间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游览路线,吸引更多游客,触摸文化脉络。
四、实施渐进式的小规模更新。历史文脉的传承不是仅依靠旧式建筑与风貌,而是在保留原有历史语言的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人们在特色小镇形态中,既能读出历史,又能咀嚼出历史空间的演化。这需要渐进式、触媒式的改造过程,以避免大规模、短平快、破坏性的改造建设。小规模更新有利于小镇内人口维系既有的社会关系和民俗风情,更契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实际。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省委专职副主委韩卉代表省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
鄂黔两省的做法和经验
鄂、黔两省与安徽同属发展中省份,面临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的任务相同,也面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共同机遇,因此,两省的考察对于安徽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比较性。
重点制定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湖北省提出通过3到5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50个国家和省级层面特色小镇,同时明确了相关的支持政策。贵州省提出“十大提升工程”,建成了一批 “产业定位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功能配套完整”的特色小镇。
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和自然禀赋的优势。湖北省建立了以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为主导方面的项目储备库,并积极推动各地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贵州省依托烟、酒、茶、民族医药、旅游等独特的产业资源,建成了一批定位准确、形态鲜明的特色小镇。
积极推进业务培训和项目对接的落实。湖北省注重开展培训服务,组织了大型的对接会,各大银行等金融与投资机构、130多家大型企业、67个特色小镇进行面对面洽谈,促成了多个投资意向。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将特色小镇的内容纳入省委党校主题班、专题班及乡镇干部正职轮训班,培训几乎覆盖全省各县乡。
全力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品牌。湖北省天门市享有“棉乡、侨乡、文化之乡”的美誉,是“茶圣”陆羽故里,也是全国闻名的“状元之乡”。天门市岳口镇入选了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通过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区位优势,打造的南湖农耕文化公园,是一个集新型农业公园、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城市共生型农业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贵州省注重文化传承、历史传承、风貌传承的整体协调推进,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标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小镇品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鄂、黔两省建设培育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对推动安徽省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尤其在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我们要有清醒认识,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特色小镇建设成真正为人民现实生活服务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乐土。
新闻推荐
5月6日,合肥燃气集团发布消息称,因长丰路(清溪路~霍山路)燃气工程建设需要,定于5月9日13:00至17:30对清溪路至霍山路之间的长丰南路段沿线区域等停气。民用户包括翡翠园小区、安农大五宿舍、琥珀西村、...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