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伸向校园的商业之手
近日,有多名学生爆料称,安徽霍山某中学学生因不购买在线教育课程会员被班主任约谈。对此,当地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称,现要求学校停止在校园内宣传该软件,若有学生后悔购买,学校需协助售卖公司做好退款工作。至于是否有教师强迫学生购买或约谈行为,该工作人员称“有一部分教师进行过积极宣传”。 中小学校利用学习软件辅助教学的做法近几年来并不少见,通过手机软件完成的教学环节也越来越多。教师利用手机软件布置作业、在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甚至一些英文听读作业不得不通过手机软件来完成,而家长的手机上也至少装有一两个供孩子学习专用的软件,这些经历很多中小学生家长都不陌生。利用在线方式辅助教学并非不可,事实上,尝试通过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是老师和家长都喜闻乐见的。但是,当教学的辅导工作变为商品,在校园里挂上了“售卖”的招牌,教育的初衷难免会变了味。尽管霍山这所中学当事人称老师未直接参与交易,不存在从销售中收取回扣的行为,该校教师对拒绝购买课程会员的学生“另眼相看”,甚至私下约谈等做法,都让购买多了几分“强制”的意思。 从近些年媒体报道的案例不难看出,“学校变卖场”并不是个案。如今,校园中推销售卖的商品也更加多样,小到辅导教材、学生牛奶、杂志书报,大到学习机、在线课程、课桌椅等,一些商家“大摇大摆”走进学校,把在校学生当作“目标客户”。一些家长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得罪老师、随大流等心态,掏钱购买。其实,好的学习材料不是不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用的学习软件也可以与学生分享。只是,一旦这些“建议性”的推荐变为“强制性”的要求,销售商进校售卖变为一种“正当”行为,而个别教师不能专注于教学,转而将精力分散于如何约谈说服学生购买商品,学校应有的样貌难免就变了形。如此校园推销,不仅滋生了许多违规现象,更直接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有悖教师师德,也让本该书香沁人的校园染上了商业的气味。 学校不是商场,教师更不是商人。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叫卖”软件,实则把师者站上讲台的权利当成了商家销售的便利。且不论商家通过何种方法得以光明正大地走进教室,校方的“坐视不管”甚至积极支持,都远远偏离其育人的本职。而极个别教师为了达成目的,维护自身利益,对学生进行约谈的做法,更是对教育手段的滥用。为师者,言行举止均有言传身教之效,当时刻对教育的一切手段和为师的准线怀有敬畏与自律,恪守育人的本职和教育的初衷,鞭策自己的举手投足,而非利用为师之权,行利己之事,用约谈的方式向学生施压。 学校既称为学校,自然当为学生支起学习的校舍,而非商业的攀梯。我们希望看到学校重拾教育的初心,拉起校园与商场间的警戒线,斩断校园推销现象的滋长蔓延,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让书香校园纯净如初。 □ 樊畅
新闻推荐
近年来,霍山县诸佛庵镇延伸毛竹产业链,积极发展竹工艺品、竹笋加工和竹林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今年年初,该镇引进安徽康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工业集中区,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一座以...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