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化身推销员”背后的水有多深 自由谈

济宁晚报 2018-04-26 14:50 大字

■本报评论员 陈曦

近日,有多名学生爆料称“霍山中学学生不购买在线教育课程会员被班主任约谈”。安徽六安霍山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现要求学校停止在校园内宣传该软件,若有学生后悔购买,学校需协助售卖公司做好退款工作。至于是否有教师强迫学生购买或有约谈行为, 该工作人员称“一部分教师进行过积极宣传。”

涉事的“升学e网通”线上学习软件,据称有各科目在线课堂及高考志愿辅导填报,一口价360元。或许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学生而言,校方和教师推荐的东西,买就买了,即使用处不大也能充当一下“安慰剂”;而对于县里那些生活贫困的学子而言,面对学校里的花式推销,囊中羞涩之余,难免会滋生出反抗的情绪。而一些班主任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放言“少部分不购买的同学不热爱学习”,甚至找不买的同学谈话让其给出理由,这种近乎于“绑架”的行为,不仅是在有意识地掏学生家长的腰包,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性质之恶劣,不罚不足以服众。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禁令在前,软件销售商又是怎么堂而皇之地走进校园,还能找到校方、教师为其“背书”的呢?很显然,任何商业机构都不是为了做慈善而生的,销售商努力拓展的是进货价与卖出价之间利润空间,以及销售量的增长带来的资本积累;而如果能将学习软件打入校园,何愁卖不出高价,何愁无人问津?而校方甘愿违规为某款学习软件大开方便之门,真的是毫无私心么?班主任宁可有损师德也要推销收费软件,真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里面的水,可能深着呢!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里的商业活动大有泛滥之势,推销学习软件不过是其中之一。卖教辅图书的、卖培训课程的、卖学生用品的也常游走在不同的校园,开设夹杂私货的宣传或公益讲座;而某些打着“普及孝道和传统礼仪”幌子的所谓文化公司,也不甘寂寞地到校园内兜售“感恩”的力量,说的学生羞愧难当,和父母相拥而泣,公司所兜售的文化书籍和光盘,最终也都被一扫而空。不得不说,这些推销商自我包装的能力,与校方和教师谈判的水平,以及忽悠学生及家长的“功底”,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精明,演技与实力十分了得。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后,挥挥手就此离去,留下一堆烂摊子;而万一东窗事发,能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还是个未知数;就算找到了,其是否愿意配合退货退款,那还得另说呢。

媒体每曝光一起“校园推销案”,当地教育部门几乎都能立即出面“灭火”,要求涉事学校善后;可是光善后还远远不够,是不是应该让校方相关负责人站出来“领罚”呢?免得其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免得其他学校不能以此为戒。须知,学校不是卖场,老师也不是兼职推销员,别为了蝇头小利做出“胁迫”学生的荒唐事。违法违规违背师德,终究不会有好果子吃。

校方甘愿违规为某款学习软件大开方便之门,真的是毫无私心么?班主任宁可有损师德也要推销收费软件,真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里面的水,可能深着呢!

新闻推荐

乡村札记二则

油盐重到黄尾镇工作,第一次在老乡家吃饭。大碗小碟摆满八仙桌。我夹起一块香喷喷的排骨咬下去,满嘴咸苦,像啃了盐块。赶紧收住嘴,将那块留着牙齿印的排骨放在饭头上细看,原来咸排骨又经香油炸...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