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抗疫情

新安晚报 2020-03-14 13:00 大字

□霍邱张烈鹏

很少加入微信群。平时,在大多数微信群里,习惯了潜水,也很少开口说话。没想到,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微信群倒成了很好的战疫阵地。

我为数不多的微信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家庭群。使用最多的就是由我和老伴、亲家公、亲家母、儿子、儿媳妇组成的“幸福家庭群”。这个群里的人数不多,但分居三地,相隔千里。儿子、儿媳妇远在上海,小孙子住他姥爷、姥姥家,我和老伴在自己家里。疫情发生、小区封闭的日子里,宅在家中,相见实难,微信群就是亲人团聚的最佳场所。这期间,发个视频,小孙子可爱的模样就映入眼帘了;拍张照片,餐桌上丰盛的美食就千里飘香了;集体通话,一家人熟悉的腔调就萦绕耳畔了……说得最多的话题,还是疫情防控。大家相互提醒:要戴口罩,不乱跑,常洗手,别感冒。诸如此类的话语,都是居家战“疫”攻略。这个微信群的活跃,消除了非常时期对家庭成员的担心,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用温暖的亲情催生了战胜疫情的力量。

第二类是文友群。具体包括文学创作群、文学评论群、音乐艺术群。

文学创作群中,我关注和参与最多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创建的“皖西文友群”。这个群目前只有十二个人,都是天南地北的六安人。在群里,徐贵祥再三强调:一个人的事情做好了,一家人的事情就做好了;一家人的事情做好了,大家的事情就做好了;大家的事情做好了,这个国家就做好了。他要求群里的每个人,都要为抗击疫情提供正能量。徐贵祥的话,无疑给这个小群送来了一阵阵温暖的风。

作为文学创作群,以文会友当然是“皖西文友群”的必修课。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不时在群里晒一晒自己的新作,讲一讲今后的打算,你一言我一语,开诚布公深度切磋,提升了境界,促进了创作。记得春节以来,我发在群里的作品,几次受到徐贵祥的肯定和表扬,这也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我所加入的文学评论群,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书评圈。这个书评圈的门槛比较高,当初,我是呈上几篇文学评论代表作,经过人民文学出版社严格审核批准,才有幸跻身其中的。这个群倡导的就是读书与写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定期向圈友们寄赠新书,并征集相关评论。战“疫”期间,我利用宅在家里的时间,读完了年前获赠但没有来得及阅读的长篇小说《美顺与长生》等著作,所撰写的文学评论《小说<美顺与长生>的美学风貌》,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向书评圈圈友们推荐,另有两篇文学评论在光明网发表。我还通过书评圈,收听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的几场直播,在聆听作家、评论家、编辑的精彩讲座并与之互动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很多。

去年元月份以来,我开始学写歌词,随后经文友推荐,先后加入了“中国征歌群”“中华征歌群”“原创音乐群”等音乐艺术群。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打响后,音乐人纷纷行动,作词、谱曲、演唱,使出浑身解数,为武汉、为湖北、为中国鼓劲加油。一时间,发在这几个群里的战“疫”作品铺天盖地。受他们影响和带动,我也写了五首抗疫主题的歌词新作。《你的名字》《好久不见》投稿后,时隔一天,同时发表于《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另有一首歌词,被《新歌诗》杂志采用。《我们当过兵》等三首歌词刚刚完稿,就先后被音乐家梁柱、罗本国谱上了曲子。《天使的风采》经梁柱作曲、刘菁菁演唱后,霍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摄制了MV,在《学习强国》发表。我的这些歌,虽说算不上精品,但作为音乐爱好者,在团结“艺”心战疫情方面,释放了满满的正能量,尽到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类是工作群。由于特殊的形势需要,这个群使用的频率比平时明显提高了。通过群内交流沟通,我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紧紧地拧在一起,大家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把抗击疫情的各项任务,及时、高效地落到了实处。

战“疫”仍在继续,春天已经来临。接下来的日子,我想,我的微信群还会大有用场、大有作为的。

新闻推荐

工厂就在家门口 戴上口罩去上班 本报通讯员 王教恒

“春节后一直待在家里不出门,昨天,接到冯老板电话,通知去上班,俺真高兴”。2月15日,家住寿县迎河镇李台村八胜组、在寿县迎淮...

霍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霍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