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长三角一体化 安徽“协奏曲” 多名省政协委员畅言发展

江淮晨报 2020-01-16 07:11 大字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安徽融入长三角“朋友圈”之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安徽应该怎么做”成为热议话题。今年两会,省政协委员们围绕教育、创新、资源整合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创新创新发展需解决科创与产创的“两张皮”

长三角创新经济发展提速,安徽在智能语音、量子通讯等新技术领域突破领跑,在“芯屏器合”新产业上发力并跑。省政协委员林斐,从事社科经济研究多年,他在调研中发现,对标沪苏浙,安徽创新经济占比有待提高,创新经济开放度、创新产业协同度差距较大。

“新形势下安徽创新经济发展形势更加紧迫,需要解决科创与产创的‘两张皮’、创新动力区域分化明显等突出问题。”今年两会,林斐为补短板带来了“创新经济协同发展”等诸多建议。

创新中心是发展创新经济的中枢。为此,林斐建议要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作用,下好创新引领发展的“先手棋”,“加快安徽省国家级、区域性科创中心和产创中心建设,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及创新活动向创新中心集聚。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省域中心城市创新功能的布局,出台安徽省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差异化、具有特色的创新中心。”

林斐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合肥应利用创新经济发展上具有的领先优势,率先打造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强化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合作。“深入研究以创新中心引领发展的产业路线图,提高重点产业集群的标识度,加强在集成电路、飞机制造、量子通讯、机器人、5G等的新领域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与此同时,林斐还建议,借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区块链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通过协同研发、股份合作、战略协议等多种方式,支持安徽企业加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促使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制定共同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共同开发、共建数据开放平台的支持政策,建立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创新产业生态圈。”

体育长三角体育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同样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省政协委员席玉宝将着力点放在“体育”上。在日常工作中,席玉宝发现沪苏浙皖四地联动助推体育产业的活动不少,但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机制还不到位,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发展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2016年,沪苏浙皖共同签订体育产业《项目合作备忘录》《协作会议行动计划》,形成了体育资源配置上海峰会、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长三角运动休闲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和项目,加快体育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三省一市体育产业规模达7418.4亿元,占全国的33.7%。”为此,他认为,此时是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推动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席玉宝认为,应该成立体育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协商合作联席会机制,统一体育市场准入以及行业标准,打破区域阻隔、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协同推进体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体育市场一体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比如,联合举办长三角马拉松、沿江万人骑行、横渡长江分站、中国名山登山、太湖巢湖洪泽湖水域公开赛等系列赛事。”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合作共建长江沿岸运动休闲带”的畅想,休闲带可供开展以徒步、骑行、登山、水上、营地等为主的健身休闲活动。

教育多措并举让长三角职业教育香起来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也是长三角教育合作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目前,安徽职业教育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省政协委员陆峰看来,这种不足表现在:基础办学条件有短板,中职教育办学条件部分核心指标差距大;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安徽职业教育质量与长三角其他省市有差距。

“目前,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地市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仅仅是少数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还停留在生源和用人的输送等低层次合作阶段,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离‘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陆峰认为,安徽职业教育“强起来”是未来长三角合作的重点需求。

省内职业教育“自强”,需要建立与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相挂钩的财政投入制度。“坚持‘扶强、扶特、扶优、扶专’的发展思路,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重点向职业教育倾斜,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在加强资金等“刚”性投入的同时,还要强化政策、发展环境等“柔”性投入,大力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创新职业院校紧缺专业教师引进、兼职教师自主聘任办法,切实解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短缺和“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

在勤练内功的同时,安徽职业教育还要懂得“借力发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建立长三角职业教育对接交流合作机制,消除长三角职业教育对接交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要让职业教育活起来。谋划并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共建等项目,使长三角的职业教育香起来、亮起来、强起来、忙起来、活起来、特起来。”

资源打造长三角资源基地 扬皖所“长”

省政协委员朱学文,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多年。工作中他发现,长三角地区资源总体匮乏。上海基本上无一次常规能源,江浙两省矿产资源矿产种类多、人均储量少。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家规划建设103个能源资源基地,其中长三角地区5个基地全部位于安徽,分别为两淮煤炭、宁芜庐枞铁矿、霍邱铁矿、铜陵-芜湖铜矿、金寨钼矿。

为此,朱学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安徽资源优势,打造长三角资源基地,延伸产业链。“扬皖所’长’,错位发展。这是安徽发展的机遇之一,在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打造四大能源资源基地。”

“中国宝武与马钢重组后,产能规模将近亿吨,铁成品矿需求量约1.6亿吨,其中90%依靠进口。”为此,朱学文建议抓住宝武重组马钢机遇,推进区域内资源优化整合,积极推进马鞍山、霍邱、庐江三大铁矿开发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稀有矿产钼的资源整合也格外重要。“安徽钼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特别是已探明的金寨沙坪沟钼矿,钼金属量246万吨,单体储量世界第一、总储量世界第二,规模大、品位富、矿化集中、易采易选。”所以,朱学文建议,沙坪沟钼矿项目应尽快纳入省重点项目,并引进宝武等大型企业全力打造稀有资源基地。“这个项目开发后将改变国内钼产业格局,对国际钼资源产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朱学文认为应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可在有序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工一体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因地制宜推进非常规能源勘查开发。”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蓄洪区做活水产经济

沿淮行蓄洪区地势低洼,自古水来成湖、水去成滩,种粮靠天收,农民致富难。拥有淮河流域面积最大行蓄洪区的霍邱县,“围绕淮水作...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