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扶贫路” 霍邱一七旬老人自掏10万元修路感恩乡邻

皖西日报 2019-05-23 17:51 大字

张凌晨 黄仁发

近日,霍邱县石店镇井岗村村民都在赞扬一位老人,那就是今年70岁已经满头白发的冀明芳。为解决尚在脱贫路上奋进的十几户人家出行难,冀明芳把积攒了十几年的儿子给的10万元过年“红包”拿出来,将后郢组黄岗头一段“巷子路”修成了水泥路。面对敞亮、笔直的新路,感受着步履舒坦,分住在路两旁的老幼们颇为感动,逢人便说冀明芳老人好。其实,这是一桩“新闻旧事”。用自己的钱,修筑关乎大家利益的水泥路,是冀明芳老人早有的梦想。冀明芳说:“路是去年春天修好的,俺为修路花钱总共九万二,多一分没有。”老人实话实说,早就想着门前有条好路,有关的人也都赞成凑钱重修巷子路。但大多的人凑不起。眼下要数俺家的日子好过些,俺全家都商议好了,一定要扶贫帮难,修好巷子路,把国家花钱修的“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延伸到户,成为“家家通”。在一次与邻里老姐妹结伴晨练时,冀明芳老人动情地说出心底话,阐释了她把“巷子路”更名为“扶贫路”的缘由。

冀明芳命途多舛,她出生在城西湖中央的冀台子,那里十年九涝。后来,她嫁到婆家黄岗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黄岗头地处湖(城西湖)、湾(蓝桥湾)夹缝中,三面临洼,庄稼地大都易涝,每每种不指收。早年当地人常讲的“斗不过龙王,种不成庄稼,农人指望捞鱼摸虾”,正是湖、湾治理前黄岗头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冀明芳一家更是苦不堪言。公婆年迈多病,丈夫沉疴缠身,两个在窘迫环境中出生的儿子幼小,加上自然灾害致收入低微,日子委实艰难困厄。然而,得益于左邻右舍的同情和帮扶,冀明芳一家总算挺过来了。

时光易逝,记忆不灭,至今冀明芳还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那些暖心的往事:那一年公婆归西不久,丈夫病逝,冀明芳娘仨挤在两间破旧房子里,是至今健在的甄善国等几个邻家老哥,帮助脱坯、砌墙,修好了房子,还挑土做地坪……思来想去,冀明芳仿佛有一腔难以磨灭的“欠账感”:鸦有反哺之情,羊知跪乳之恩,俺要感恩社会,回报乡邻。就这样,多少个清夜自思之后,老人终于拿定了出资修公路的主意,并通过电话向在四川、湖北两地打工的儿子儿媳和孙辈商议,汇聚了同心圆梦的力量,老人践行善举的底气更足,终使夙愿得偿。

新闻推荐

六安市一季度盘活“僵尸企业”17家?

本报讯(记者程传军)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六安市高度重视“僵尸企业”盘活工作,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和风险评...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