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走过阅兵场 彰显沂蒙兵荣耀 记武警北京市总队执勤第一支队金水桥中队班长李沅泽

临沂日报 2020-01-08 09:22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张志强

通讯员 柏庆辉

“当我们列队长安街,听到国歌声响起时,我的眼睛红润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的大江大河,看到了祖国的广袤疆土,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回想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武警北京市总队执勤第一支队金水桥中队班长李沅泽仿佛又回到那振奋人心的时刻。作为新时代武警部队方阵中的一员,李沅泽和战友们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这是沂水小伙李沅泽第三次走上阅兵场。他曾参加2015年“9·3”阅兵仪式,作为国旗方队的一员接受检阅;2017年朱日和沙场阅兵,他作为武警特警方队的一员接受检阅。

可谁曾想到,这位沂蒙兵的优秀代表、连续三次参加阅兵的优秀士兵,也曾三次面临考核淘汰的边缘。

2014年底,李沅泽经过申请、考核,顺利进入“9·3”阅兵仪式国旗方队。当时,国旗方队总共有550人,但最后能够正式走上阅兵场的只有200人。

“在阅兵之前,要考核四次。前三次,我都在淘汰的边缘,心情很沮丧,压力非常大。”要知道,入选国旗方队的550人都是部队的尖刀兵,比拼的是比优秀更优秀。

这时,一向要强的李沅泽也打起了退堂鼓,“要不然我就回中队,当一名普通的执勤战士。”

“你记住,你是沂蒙兵,你身上流淌的血浸润着沂蒙精神、红色基因。在沂蒙老区,没有逃兵。”曾服役于原38集团军某团的父亲的一番话惊醒了李沅泽。

沂蒙儿女沂蒙兵,身上就要有一股不服输、争上游的劲头,就要有一股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气概。

此时,他下定决心,“誓死站到阅兵场上,展现中国军人风采,守护沂蒙兵荣耀。”

立下军令状,就是向前冲。

站姿不标准,他就在衣领上别上大头针。刚开始,一场训练下来,脖子上就多了四五个红点。后来,他能做到4个小时纹丝不动。

眼神不坚毅,他就睁大眼睛,怒对太阳,怒对风沙。眼红了、流泪了、肿胀了,眼神却更有力、更有神了。“从他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果敢忠诚、担当勇毅。”大家对李沅泽如是评价。

踢腿无力道,他就趁晚上休息的时间,一个人躲在楼道里偷偷加练。小腿上要绑上5公斤的沙袋,一个晚上再踢100脚。连续2个月,每天晚上踢2小时。

高强度的训练导致李沅泽的右腿肿胀起来,教练员发现后劝道:“要不然放你两天假,休息一下。”但李沅泽坚决不同意:“这是关键时刻,哪怕休息一个小时,都会掉队,这点苦我受得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第四次考核中,李沅泽踢腿有力,摆臂到位,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当时,他就被任命为最左侧的“框子兵”,起到定节奏、定基准的作用。

整个训练期间,李沅泽和战友们在水泥训练场上留下了一排排长长的足印。要说他们到底踢了多少正步?李沅泽说:“那时候训练场上有种说法,正步训练里程大概有1万多公里。我们足足走出了一个‘万里长征’啊!”

在“9·3”阅兵仪式上,李沅泽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回想这三次阅兵,李沅泽最大的感触就是,“磨炼了精神意志,重塑了军人品质,将沂蒙精神融入到骨髓血液中,向人们展示了沂蒙兵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风貌。”

如今,李沅泽已经成长为部队的中坚力量,继续在被誉为“离祖国心脏最近的哨位”金水桥哨位,守卫着祖国的和平安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魅力。

未来,李沅泽表示将继续弘扬沂蒙精神,担当军人使命,坚守沂蒙兵荣誉,在祖国强军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夺取更大的胜利,向祖国和人民、向沂蒙老区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 链接

李沅泽,男,汉族,沂水人,武警北京市总队执勤第一支队金水桥中队班长,2012年12月入伍,中士警衔,党员。先后参加过2015年“9·3抗战胜利日”阅兵、2016年内蒙古朱日和沙场阅兵、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优秀教练员1次、军事标兵1次、标兵士官1次,所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因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10月1日受中央电视台7套邀请拍摄专题报道《我的哨位在金水桥》。

新闻推荐

崔家峪镇 开展悬挂光荣牌督查工作

沂水县崔家峪镇为保证光荣牌的悬挂质量,成立了督查小组对辖区内12个社区1059户光荣牌悬挂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随机入户...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