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平安展警员风采 37岁辅警倒在行动第一线

沂蒙晚报 2018-12-29 15:46 大字

刘晓冬,男,临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河东大队汤头中队辅警,12月24日晚,在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百日安全行动”期间,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于25日凌晨去世,年仅 37岁。1981年9月22日出生的刘晓冬,山东沂水人,中共党员。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部队服役,二级士官退役。2009年6月10日至今,先后在河东大队滨河中队、郑旺中队、汤头中队工作。从军8年,刘晓冬多次被评为优秀训兵班长、优秀士兵;从事交通管理工作10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更在2018年“双百”标兵创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标兵。

突发疾病 倒在工作岗位上

12月24日是全省道路交通管理“百日安全行动”集中行动日,21点55分,刘晓冬突感身体不适,便给同事高龙打电话称,胸口难受,感觉浑身没劲。听到刘晓冬声音很不好,高龙一边飞奔赶过去一边拨打了120。此时,刘晓冬靠在墙上,表情很痛苦,几乎都说不出话来了。虽然刘晓冬很快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但依然没能抢救回来他年仅37岁的生命。

就在牺牲前的那次夜间行动中,刘晓冬协助查处了一起酒驾,两起疑似被吊销驾驶证期间驾车上路的违法行为,在执勤回去的路上,刘晓冬还将那辆疑似无证驾驶的车开回了中队,准备处理。没有一点征兆,刘晓冬就这样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牺牲前的当天下午,刘晓冬还成功处理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位老人驾驶三轮车将一辆轿车划伤。汽车驾驶员坚持让老人赔偿1万元。经过了解,刘晓冬得知,老人有自己的苦衷。家里一位亲戚的孩子得病,老人着急去医院送钱。见此情景,本着人性化执法的原则,刘晓冬站在双方的立场进行调解。最终,驾驶员同意调解方案,老人赔偿一定金额,双方对处理结果都很满意。

刘晓冬不幸牺牲后,无论是同事,还是曾经与他有过深入接触的朋友,都对他的去世感到惋惜。大家纷纷表示,刘晓冬做事认真,吃苦耐劳,是一位好战友。

不变初心 从军营走进警营

刘晓冬还有一层光荣的身份——— 退伍老兵。2000年至2008年,刘晓冬在武警辽宁省总队某部服役,二级士官退役。在部队中,他任劳任怨,在新兵集训大队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训兵班长、优秀士兵。

2008年退役前,刘晓冬有过评三级士官的机会。但是考虑到父亲去世后,母亲退休在家无人照顾,感觉对母亲有亏欠。刘晓冬婉拒了部队领导的好意,选择了退伍。带着对制式服装的眷恋,2009年6月,刘晓冬来到交警支队河东大队滨河中队工作。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刘晓冬实现了身份的一次转换。而刘晓冬,也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中。来到中队后,他迅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很快就成为业务能手。“走路虎虎生风,接受工作执行起来雷厉风行,有始有终。”从警20年,河东交警大队中队长孙建涛坚定地认为,刘晓冬是他带过的最好的一个“兵”。直到现在,孙建涛还记得2014年大年初二处理的那起事故。当天晚上9点多,建涛和刘晓冬还有一名同事巡逻至单位附近的加油站时,发现一辆轿车因速度太快翻车了,车体严重变形,车内三人被卡在车里无法动弹。因为距离消防队较远,发现紧急情况后,他们火速上前救援,向周围群众借来剪刀,剪开了安全带。刘晓冬积极参与救助,维持现场秩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最终车内三人被救出。

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让刘晓冬在工作中显得游刃有余。今年汤头中队接到河东大队指挥室指令,一辆套牌车经过汤头拍中队辖区。接到指令后,汤头队长徐同辉立即下达缉查布控指令,两辆警车随即出警。一组沿着长深高速往东行驶,一组则沿着206国道向南去。

此时,正在指挥室协助布控的刘晓冬,发现套牌车出现在206国道偏北方向。眼瞅着套牌车与两辆警车渐行渐远,刘晓冬当机立断,决定驾驶自己的车,前往莒南边界处,请求当地中队协助设卡,最终该车被成功拦截。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果断处置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在汤头中队的墙上,挂着一面“为民服务 尽职尽责”的锦旗。这面锦旗,映衬着刘晓冬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2016年初秋的一天,大雾弥漫。刘晓冬和同事外出巡逻,途经汤泉路附近时,看到一位市民在路边焦急地踱步,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位驾驶员因为大雾未看清,将低速货车开进了沟里。见此情景,刘晓冬和同事们抬车头、垫石头,打着手电筒,将货车开出水沟。等忙活完大家才发现,衣服上溅了一身污泥。

七级伤残一年协助处理千余起事故

认识刘晓冬的人都知道,他无法完成身体下蹲动作。七年前的那起事故,给他造成七级伤残的创伤。

2011年6月,刘晓冬在执行任务时,被一辆套牌嫌疑轿车撞成重伤,致使腿部多处骨折,留下终身残疾。住院6个月期间,每当有人来看望他,他说得最多的就“希望早日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在他的坚持下,伤势未痊愈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领导将刘晓冬安排到了内勤岗位,负责协助处理交通事故。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热情。在新的岗位上,刘晓冬干得非常出色。

刘晓冬主要负责财产损失类案子,如果能调解的案子,就现场调解。若不能,就将资料、视频等带回大厅登记,等待当事人前来处理。常常需要电话约当事人多次,才来处理。来了之后,还要耐心细致反复沟通。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认定有疑义,刘晓冬需要和同事前往现场,甚至走村入户,详细认真调查,工作异常繁琐。作为内勤,汤头中队所有的违法处理、事故处理都由刘晓冬协助完成。他接手的事故,都建成文件夹,每月、每年也建立相应文件夹,需要查找随时可以找到。在刘晓冬手里,校车、营运车辆、危化品车辆、公交车都建起了档案,包括车辆隐患、事故处理档案等,非常工整。为此,其他中队还专门学习。据统计,汤头中队每天要处理七八起事故。一年下来,刘晓冬圆满协助完成千余起事故处理工作。

刘晓冬长期奋战在交通管理一线,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充分展示了临沂交警严格执法、亲情服务的忠诚卫士形象。刘晓冬牺牲了,倒在了自己一生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响亮的壮志豪言,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相关新闻:

辱骂殉职辅警一男子被拘留

本报12月28日讯 (记者朱武涛 通讯员蔡飞飞)

近日,临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河东大队汤头中队的辅警刘晓冬在工作时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37岁!对此噩耗,市民们纷纷在网络上致哀。可男子高某义却在微信群里肆意辱骂因公殉职辅警。12月27日,河东公安分局汤河派出所将涉嫌寻衅滋事的高某义抓获,并依法予以7天的行政拘留。

12月25日晚,河东区某村微信群中发布了临沂37岁辅警刘晓冬倒在道路交通管理“百日安全行动”第一线的消息,众多哀悼的回复信息中,一名微信昵称为“你是我的唯一”网民的侮辱性言论显得格外刺眼。一时间,群内哗然,此言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接到网民报警后,汤河派出所迅速行动,经多方走访核实,终于查证发布侮辱性言论的网民是高某义。高某义,46岁,是一名货车司机,河东区汤河镇小程子河村人。据其交代,当晚因自己喝醉酒在村庄的群里发表了侮辱辅警刘晓冬的言论,事后内心也很懊悔、自责。26日一早,酒醒后便从微信群里对自己前一天晚上在网上辱骂辅警的行为进行了道歉。目前,高某义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

□本报记者王富军

新闻推荐

沂水县杨庄镇儒林小学教育资助项目圆梦贫困学生

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沂水县杨庄镇上儒林小学依托“向阳花助学”等资助工程,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能安心...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