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大米“诉说”村庄兴衰 村民秀出老物件盼再创辉煌

沂蒙晚报 2018-12-27 16:20 大字

“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不少临沂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罗庄区盛产的塘崖大米、兰山区的孝河白莲藕与沂水县的沙沟芋头并称为临沂市的三大土特产。25日,69岁的罗庄区高都街道东小李庄村村民李秀岩邀请记者来到村里,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村里种植大米的故事,给记者展示了上世纪80年代地里种稻除草用的老农具。

■改革开放前不舍得吃米饭

“这是1963年,俺村开展水稻实验的时候,家里用来给水稻除草的农具。”在东小李庄村,李秀岩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耥耙。很久以来,东小李庄村就因水稻而闻名,那时的水稻属旱稻,因外形独特被称为“水牛皮”。大米品质优良、口感极佳被定为贡米。

上世纪60年代,临沂地区将水稻试验站建在了东小李庄村,村里先后实验了40多种不同品种的水稻。为了让水稻不受杂草侵害,耥耙是重要的除草工具,那时候李秀岩的父亲是村里的负责人,经常带领大家用耥耙为水稻除草保产量。

李秀岩清楚地记得,那时村里有好多机械化的插秧设备,村里的电路也架了起来,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在地里研究水稻的长势。几年后,村里终于从数十种实验水稻中找出了最高产、最抗病抗虫的品种。1968年,全村600户人口在1100多亩地上,收获了70多万斤水稻,在当时的临沂地区创了一个奇迹。

“因为大米高产,俺们村比较富裕,村民生活也富足,过上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走在路上苹果碰着头’的好日子。”李秀岩说,正在大家奔向幸福生活时,由于历史原因,所有的生产全部停滞了,村里的水稻产量骤减,上交的水稻、小麦共19.5万斤。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村里不仅没有发展,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虽然村里仍然以种植大米为主,但家家户户舍不得吃米饭,省下一些米都换了地瓜干。

■分田到户产量上升,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

村里的日子不好过,村民们积极性也不高,大家找不到出路,害怕改变。实行分田到户后,村里一直观望,1982年,东小李庄村才完成了分田到户的改革。看到周边村子分田到户后,个人的口粮多了,家家户户富裕起来,东小李庄村的村民们觉得生活有盼头了,拿着耥耙除草更带劲了。当年,水稻产量就翻了一番。“那时候家家户户要交公粮,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李秀岩说,上世纪70年代,他在乡亲们推举下做了村主任。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市场上化肥非常少。村里为争取化肥想了不少办法。到上世纪90年代,情况大大缓解,不仅化肥供应越来越充足,各种农药、除草剂也可以买到了。考虑到成本较高,不少村民不舍得用除草剂,还是继续用耥耙除草。

因为村里大米品质高,当时镇上的粮管所还专门申请了塘崖大米这个品牌,收粮后统一售卖。为了验证大米品质,镇上专门带着大米到青岛海洋大学请专家鉴定,结果表明,塘崖大米富含微量元素硒,品质好,营养价格高。“专家说,鉴定费不要了,只要这几袋大米就行了。”李秀岩说,村里也曾来过农业专家鉴定土质,结果表明村里的黑土地地表层下有一层土木灰,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期待第一书记带村民闯出一片天

虽然村里的大米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品质也不错,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农业并不能给村民、村集体带来更多的收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的年轻人放弃种水稻,四处打工赚钱养家。到如今,村里也没有新的致富项目,种水稻的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大都外面闯荡。

昔日富裕的村庄经过几十年岁月变迁落后了,村里不仅没修几条水泥路,晚上连路灯也没有,就连电线也是几十年前架的。村集体没有收入,欠债累累。2018年5月份,为了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罗庄区派第一书记王勇、沈怀涛来到了村里。经过走访村民,第一书记们为村里修了 5条主路,亮了路灯,冒着酷暑亲自参与修建排水沟。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第一书记牵头成立了水稻合作社,要打响村里已经流传千年的精品大米品牌。第一书记王勇告诉记者,目前农业合作社已邀请农业专家到地里选种、种植指导,近期还将联合电商开通网上销售渠道,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将塘崖高品质贡米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村里种了这么多年的大米,现在个人散户种植确实跟不上时代发展了。第一书记来了,我们希望能抱起团,让更多人认识塘崖大米,让这里的好土好米发挥更大价值。”李秀岩说,他和其他村民相信,有第一书记的指导,种好庄稼,村里会越来越富裕,村民一定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李依璐

新闻推荐

“祖爷爷是交通员,我是通讯员”

■报史撷英□本报记者鞠杰马玉峰11月28日傍晚,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记者来到大众日报诞生地沂水县云头峪...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