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殡葬费全免,一次积极的改革示范

华西都市报 2017-05-23 06:09 大字

□朱昌俊

自5月10日起,凡具有山东省沂水县户口的居民,在沂水死亡所涉及的殡葬费用全部免收。这项政策的力度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沂水县民政部门表示,殡葬改革共投入约2000万财政资金,但每个丧事的花销由过去的平均3万元左右下降到目前几千元水平,带来的减负效果却高达上亿元。(澎湃新闻)

据悉,沂水实行从遗体运输、火化安置、骨灰盒配套用品以及公益墓葬的全免费之后,整个沂水的移风易俗工作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民众的传统土葬观念得以革新,大操大办的风气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但在实行全免政策之前,沂水县的殡葬改革也不是没有遭遇过挫折。比如,村里虽然建设了公益性公墓,希望通过此举改变传统的乱埋乱葬习惯,但由于传统殡葬观念太强,这一方式并未获得村民的响应与配合,效果较差。而事实上,这一点也正是当前多数地方殡葬改革的痛点和难点所在。这些年发禁令、惩戒大操大办,甚至强制的殡葬改革行动,在各地时有出现,但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相反,甚至引发村民对殡葬改革的认同危机。

上述背景下,沂水县的全免政策及其所取得的效果,可以说就是各地殡葬改革中的一股清流。虽说在全免之前,沂水县就已经实现了大部分殡葬收费事项的减免,只保留了公益公墓等基础收费,但看似几百元的减免,却对村民的殡葬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充分证明了经济手段在殡葬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殡葬改革的进程,确实与民众的思想观念有直接关联。但观念的改变,往往需要通过外部的“刺激”去推动。做思想动员,普及文明殡葬观念是一种,采取强制手段约束甚至也是一种,但相较而言,在一个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经济手段或是最见效、最合理又“成本”最小的一项。在这个角度,沂水对殡葬费用的全免政策,其最大的价值,其实不只是做了一种“免费”意义上的示范,而更是一种殡葬改革方法论上的提示。对于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同样有所启发。

全免政策看起来有点近乎理想化,但这一做法却诞生于沂水这样一个并不算富裕的县,足以证明,其成本并没有那么难以承受,关键还是看相关方面如何算账。如果把财政对此的买单与殡葬改革的社会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这实在是一笔太过“合算”的民生账。当然,如果说全面普及一步到位的全免政策还存在难度,那么在殡葬改革中,公共部门肩负起更大的公共责任,多运用一些经济手段,恐怕应是基本的要求了。

新闻推荐

一桶咸菜

刘宝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渤海前哨某部船艇上当报务兵,船艇官兵吃住都在艇上,为的是有了任务随时出海。艇上人员的生活必需品全靠码头供应组保障,那时候虽是特供,但要定量,蔬菜肉蛋、米面...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