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印象李存修(一) 韩香云

潍坊晚报 2016-10-25 13:55 大字

对于李存修这个名字我已经不陌生了,因为我看过他的许多作品,包括散文、纪实以及与很多名家共同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而且还看过他的《中国第五地貌——山东岱崮地貌发现记》一书,并了解过他关于大运河的寻访。如今,李存修回到故乡安丘,计划用一年时间撰写一本介绍家乡的书。

我想,也许对面走来的这位高高瘦瘦的老人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提起他的成就定会让人刮目相看,由衷叹服。他曾经是四川省旅游局的副局长,现为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和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退休之后,他仍发挥余热,执着于研究,热衷于登山、采访、勘探地貌,并逐一记录。这位“中国当代徐霞客”现今已是一位“古来稀”的74岁的老人,他就是李存修。

一次偶然的机缘,朋友逄顺路邀几位文友一起去拜谒李存修,我带着满心的崇敬之情欣然同往。想起来这是我跟李存修第二次见面了。第一次是非正式见面,因为是在路上我与他的偶遇。凭着书上的照片,我鼓起勇气上前打招呼。我说:请问您是李存修老师吧?他说:对呀,我是李存修。我说:我是看了您的书,听了逄顺路的介绍才认出您的。他立刻笑着说:那么你平时很爱看书喽。我说:也就是看些杂书,仅仅作为业余爱好而已。李存修就非常亲切地说:多看点书好啊,有机会可以去参加一些文友的交流聚会。当时李先生要去坐车,我看到他背着沉重的行囊非常希望能帮他一下,他却说:不用不用,你去忙你的吧,我已经习惯了。

这一次正式拜访,我是非常兴奋的,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哪!握手寒暄落座之后,他幽默地对着逄顺路说:小逄,看看你的粉丝这么多,真羡慕,可不可以匀几个给我呀?我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李存修,祖籍安丘石家埠,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当时“以远为荣,乐在天涯”的年轻时代曾经一别故乡50多年,现在重返故乡,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因为在许多游子心中都对家乡的景芝酒有着深厚感情,借景芝酒为媒介,他想为振兴安丘的旅游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就在这次见面的前两天,李存修刚刚深入高密腹地进行了实地的走访调查,确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在《红高粱》系列中数十次提及的白酒都是早年景芝生产的白酒。他开心地说道:这两天了解到的关于景芝酒的这些传说以及关于李振同志的故事都是我进行创作的好素材。

为了这次拜访我在心里准备了几个问题,比如:是什么力量支撑您能在古稀之年还要四处奔波,您在写作方面对年轻文友及后辈们有什么建议等等,可是通过交谈渐渐熟络起来,我觉得这些都不需要问了,因为在其乐融融的交流中,李存修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他的为人处世哲学和做事原则。

面前的李存修穿着朴素,1米80的身板,体型挺拔,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头脑睿智,和善的双眼炯炯有神。我想李存修的这种年轻心态无不得益于他的脚步不停和坚持锻炼。有个好身体才能保证他有精力遍访山川大野和笔耕不辍,古语“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他是“踏遍青山人未老”。

李存修的记忆力好,这缘于他的脚踏实地、对待问题的一丝不苟。我听说过一件事情,他为了搞清楚景芝酒厂周围的花草树木有多少种,花开花谢在何时,就亲自去询问花园的管理者,并作一一详细记录,其治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他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这往往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单说他为了岱崮地貌的研究,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刮伤了多少次皮肉,在沂水县的红石崖甚至受伤。可是他坚持下来了,他说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没有个结果怎么心安呢?

有人拿李存修和余秋雨比较,谈到这个话题,李存修自己说:我们基本是同时代的人,余秋雨是做学问的,是文学大家。我在旅行中关注的主要是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方面,文学功底比不上余秋雨,但我很多地方是实际考察深入了解过的。比如印度恒河水质很差,中国人见了就想呕吐,我却能跟印度人一起亲身下到河里去感受。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当然,走过万里路,到过不少地方是我们的相同之处。

关于对“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这一称号,李存修讲了许多,他说:徐霞客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文章多么好,辞藻多么华丽,行文多么精巧,而是他在地理地质发现方面的贡献,为国人描绘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卷,他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我在古稀之年还像一个流浪者,就是想为人类做一点实际的事情,为推进人类的文明做一点贡献。

会长、顾问、教授、作家、翻译家、旅行家,这么多的荣誉加在李存修身上,这对于我们后辈来讲真可谓高山仰止。谈及对下一代的建议,李存修谦虚地说:其实居里夫人做出过榜样,荣誉的勋章可以当做玩具,因为你的贡献在那里是抹不去的,并不在于你有没有勋章。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和褒扬,同时也是对以后的鞭策和鼓励。

李存修讲话时脸上时常挂着笑容,我们问他为什么总是这样乐观呢?他说:用74岁的眼光来看世界和你们年轻人看世界绝对是不一样的。我看到的世界是美好而阳光灿烂的。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心思去忧愁呢。我现在讲话就像个孩子,有什么说什么,无遮无拦,你们不要介意。是因为早时候家里穷吃过苦,今天的甘甜来之不易。当年我上学读书时天天吃不饱,有时候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哪里想到现在能坐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吃上肉馅饺子、吃上炒菜、喝着景芝美酒呢?生活待我们不薄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忧伤、抱怨和仇恨呢?心中无敌则天下无敌,对生活我感谢和享受都来不及呢。我把一切都看得很美好,包括人和事。所以你看到我写的东西大多都是阳光的,即使有对某些问题的批判也是善意的,语言非常婉转的。现在有些作家会将血淋淋的事例剖开展示给大家,但是我做不到。

李存修可谓人老心不老,讲到有趣往事他常常大笑起来,笑得孩童般纯真而爽朗。借用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李存修看三四十岁的我们是少年一样的年轻,而他自己则是充满活力的中年人。他没有板起脸来的严肃,没有端起的架子,他不时地与大家开着玩笑,将气氛搞得非常活跃。他说,现在感觉精神头渐渐不够了,不求活得多么精彩,只求能多为社会做点事情,时间真是宝贵的,我看到你们这样青春朝气蓬勃非常羡慕,要趁着大好时光去追求去创造。

李存修思维敏捷,思路条理,敞开心扉地讲,推心置腹地建议,时不时夹杂的笑声,坦诚得让人感动。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很重要,没有精神,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举个小例子,有一位老人在六十岁时就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我鼓励她说一定要活到七十岁,果然她努力活到了七十岁,等到了七十岁,她说疾病缠身确实活到七十就不错了,我鼓励她说一定要活到八十岁,到时候我再来看你。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她竟然活到了八十岁。这次她说这真是个奇迹。我就跟她约定要活到九十岁,她精神一直不错,是有希望的。

李存修说很高兴看到这么多的文友,他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鼓励我们不要抱怨处在基层,基层好,基层就是最实在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底蕴很难有好作品,事事留心皆学问,身边处处是文章。

据同行的一位专家讲:李存修这种执着做事的精神我们俗话就叫“一根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就是这“一根筋”,让所有认识他的亲戚朋友同事提起他都对他竖大拇指。还有一点让人佩服,李存修鞍马劳顿还能保持良好的精神头。因为无论多大的事情,上车就能睡着,说明他心无旁骛,单纯而可爱。李存修的精神追求恰恰契合了景芝酒业“人立品为先”的理念。李存修平易近人、真诚待人的人格魅力,执着乐观、严谨治学的优秀品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我们不敢叨扰李老师太久,起身告辞。我印象中的李存修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位游侠般的行者,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一位自知知人的智者,更是一位亲切可爱的老者,就像自己家里的老大爷。

新闻推荐

蒋大为桃花节上唱桃花

本报4月6日讯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田宝宗 杨明美 陈玉霞)羊年春来早,万亩桃花开。沂水泉庄佃坪桃花山漫山遍野的桃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4月4日,随着开场舞《中国笑容》的跳动,以“天下泉庄乡愁之旅,世...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