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战士”刘敦松:火场“逆行 ”,绝境中抢出生命
隔本报记者唐丽丽 通讯员田宝宗 秦建波
他是沂水县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但在同事和其他人眼里他却是位“钢铁战士”。从事消防工作13年来,刘敦松虽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火灾抢险救援,也记不清从灾害现场救下了多少条鲜活的生命,但他时刻记着,救灾现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
刘敦松,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诠释着消防战士“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忠诚信条。
一场火灾解救被困群众180余名
1984年出生的刘敦松,2003年9月,进入沂水县公安消防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员。“当一名消防员是我的梦想。”7月31日,采访中刘敦松告诉记者,从事消防工作近 13年,每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浓烟、高温、双手双脚并用救援,在他看来已再正常不过。
2013年5月13日22时56分,沂水中心医院影像楼4楼一仓库发生火灾,整栋影像楼笼罩在黑烟中,火灾现场浓烟滚滚,被困群众上百名。作为一名资历深厚的老兵,刘敦松率先提出内攻救人的要求,指挥员立即下达“救人第一”的指令,立即安排四个搜救小组深入楼层疏散、搜救被困人员,刘敦松负责四楼着火区域搜救。
刘敦松所戴的面罩被高温烘烤,掺杂着汗水几乎睁不开眼睛,只能通过双手双脚摸索前行。整个救援过程,刘敦松坚持着,直至将所有房间都搜寻一遍。此次火灾最终疏散、解救被困人群180余名,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
2012年5月5日1时许,沂水县正途包装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4000平方米。灭火过程中,刘敦松担任火场供水组组长组织寻找水源、搭建供水干线、运水供水,为灭火战斗扫除了障碍。在近24小时扑救过程中,保证了火场供水的不间断,成功将大火扑灭。“每次救援都很危险,易燃易爆区域救援危险系数更高。”刘敦松坦言,刚从事消防工作时感觉压力大,但看到生命被从火海中救出,再累、再苦都值得。
一身伤病转后勤一线救援仍冲在前
自踏入警营的那一天,刘敦松就有一股业务训练不服输的劲头。十多年来,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刘敦松身体一到阴天下雨,腰疼、腿痛难以忍耐。大队领导得知后,与他谈心了解情况并调整了他的工作岗位,负责后勤工作。
“当时,我只提了一个要求‘我要继续参加执勤,兼职做一名执勤驾驶员\’。”刘敦松深知中队缺少驾驶员,他同意领导的调整安排同时,仍坚持在消防一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参与救援。这期间,他仍给自己加大训练强度,跑步、体能训练。课余时间,他还自我加压,加强训练,生怕自己的体能和技能训练落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刘敦松入队2年后,担任班长的他,仍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当时的队伍警力不足,生活很紧张,训练强度大,工作很疲劳,中队年均出警数600余次,执勤战备从不离岗,但他始终坚持学习。别人在休息时,他都在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为中队改良了多种器材,这些器材都被广泛应用与灭火救援中。
刘敦松先后调换了5个工作岗位,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认真负责,埋头苦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唯一不变的是始终没有离开救援一线。
全部精力献给工作对家人亏欠太多
操场中敢喊“看我的”,火场上敢叫“跟我上”,这就是刘敦松在警营的真实写照。可面对亲人和家庭,刘敦松坦言,亏欠的太多。
“到今年9月份,我从事消防工作就整13年了。”虽说刘敦松的家在沂水县,离中队仅有5里路程,但这十几年来他回家陪伴父母和妻儿的次数屈指可数。“平均两三个月回去一次吧。”谈到自己的家庭,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言语中充满了歉意。
2015年8月,刘敦松的孩子因高烧持续不退住院观察,大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特意批了一个星期的事假给他,让他照顾好孩子,“全国消防部队都处在二级战备,全国数万的消防官兵都在执勤备战,我怎么能搞特殊?”当时,刘敦松就拒绝了。
对此,即使早已习以为常的妻子也有埋怨:“领导已经做好了安排,你就不能回家看看孩子?消防队离了你还不行吗?”刘敦松满脸愧疚地对妻子说:“不是消防队离了我就不行,而是我离不开消防队,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消防事业。”
刘敦松说,家人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埋怨,到现在的支持和理解,有了家人做后盾,有了家人的支持他才能够安心工作。
7月31日又是一个周末,刘敦松没有回家,还是像往常一样值班,原地待命,随时准备着奔赴救援一线……
新闻推荐
走吧,一起探春去日期:2011-03-24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