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出沂水红色历史
1977年,刘世玉出生在沂水县崔家峪镇西荆山头村。作为银匠世家的第5代传人,小时候他最喜欢摆弄的不是闪亮精巧的银器,而是古朴粗糙的泥人。时隔近3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一次摸到了微凉湿润的泥土,双手触碰的那一瞬间,儿时的梦想再次像火花一样从脑海中迸发出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肯离开了。一个个反映沂水风土人情以及红色历史的英雄人物,经他的双手,生动形象地站立了起来。
在刘世玉小的时候,干了一辈子银匠的爷爷经常会用土捏一些泥葫芦哄他。一块泥巴,揉一揉,捏一捏,就可以变化出万千形象,这样的玩法深深吸引住了他。那个时候,村头的柿子树成了他的秘密基地,一放学他就会背着书包,偷偷跑到那里,在石头缝里挖出一堆山土,然后坐在树下一边琢磨一边捏出各种小物件。捏完后,他不敢把作品带回家,于是就用碎石头在柿子树下搭起了一个小棚,把捏好的东西全部放在里面,过两三天后再取出来,跟身边的小伙伴分享。
虽然年纪小,但只要是看过一眼的图画,刘世玉都能用泥捏出来,他捏出来的坦克、拖拉机更是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但是这样的爱好,在一个银匠世家里,有点离经叛道了,为此他没少受父亲的责骂。“我7岁那年,趁着父亲出门,我把十几个泥塑都拿出来,展示给同学们看,但没想到父亲很快就回来了,他看到我还在偷偷玩泥巴,十分生气,把这些东西全都扔在地上,并狠狠地踩了个稀巴烂。”从那一刻起,刘世玉的泥人梦想也就此破灭了。
成家立业后,刘世玉走出了从小生活的村子,开过货车,干了几年的银匠,办起了幼儿园,似乎儿时的梦想离他越来越远。但在2013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一次与泥土重逢了。“我表妹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其中有一块陶泥制作的区域,她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玩这个,开业那天就把我叫了去,给孩子们做示范。”当双手触碰陶泥的那一刻,沉寂了30年的梦想像烟花一样被点燃,那一刻,他决心不再离开。
重拾梦想的道路对刘世玉来说,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一开始,父亲和妻子只要看到他捏泥人,就会埋怨几句,但看到他如此痴迷,后来也就索性不管了。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创作,刘世玉在幼儿园旁租了一间门面房,外间当做幼儿园的国学教室,里间则被他改造成了工作室。每天晚上忙完幼儿园的工作,刘世玉就会坐在小小的工作台上,闭上一眼思索着自己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在脑海中勾勒出放羊老汉、烙煎饼的老奶奶、拾地瓜皮子的妇女、纺线的识字班等人物形象,不用画图,只凭着一双巧手和天赋,这些表情夸张、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便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小生长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那些为抗战慷慨赴死、英勇无畏的小人物的光辉故事也深深影响了刘世玉。为了捏好“沂蒙红嫂”祖秀莲的形象,他辗转多次找到一张老人家 80岁时的照片,然后再根据照片把人物还原到 50多岁时的形象。当村里的老人看到他的作品时,都普遍评价“很像”。这件作品也被沂水革命烈士陵园收藏。
1942年,沂水县抗日名士武善同为救村民,一脚将一个鬼子踢下悬崖,又抱住另一个鬼子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当从《沂水县志》上看到这个事迹时,刘世玉被震撼了,他立刻就有了把武善同的英雄事迹捏出来的想法。从去年 10月起,为了了解当时的情形,他三次来到武善同的老家,寻找英雄后人,详细询问当时武善同的衣着、表情等细节,“他当时应该戴什么样的帽子,穿什么样的衣服,跳崖时在大笑还是很痛苦,牙齿有没有露出来……只有把这些细节都了解清楚了,我才能开始创作。”
捏出一个泥人一般只需一晚的时间,但在此前,关于人物形象的描述,刘世玉往往要准备半个月之久,而在创作这些红色作品时,刘世玉更是慎之又慎。他说,只有这样用心,才能还原历史,接近真实,让这些英雄人物永远被后人铭记。“在沂水还有很多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不应只被记载在史料里,而应该让更多的后人记住。”刘世玉打算,今后会依据这些史料,挖掘更多的历史人物,通过泥塑将他们的形象展现给后人。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2日讯 (记者唐丽丽)12日记者获悉,从5月24日起至9月底,沂水县将陆续在各乡镇、贫困村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27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就业。近日,沂水县人社局组织部分县直企业、相关乡镇驻...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