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两新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典型民意为先铸和谐——— 杨庄镇小埠头村“两新工程”建设侧记

莱芜日报 2010-07-07 00:33 大字

特约记者 张奎 通讯员 张成健

7月5日,记者一走进农高区(杨庄镇)小埠头村太和社区,顿时感到耳目一新,已建成的2栋居民楼墙体灰白相间,另外2栋居民楼正在进行外部装修,6栋新建居民楼正在紧张施工,绿树映衬着金牛湾畔的文体广场上挤满了前来健身娱乐的群众,一幅温馨和谐的现代化农村新社区美丽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拆旧建新是为了改善咱老百姓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不能再等了”

“这回我们对‘两新工程\’为什么抓,怎么抓总算弄明白了,看看人家的新楼,听听人家的新事,怪眼馋的,现在上级有好政策,让咱过上好日子,我们不能再等了。”65岁的老党员郝灿振现在回忆起村里5月3日赴汶上参观学习时的情景仍然从内心里止不住的兴奋。自市、区开展两新工程建设动员会议以来,小埠头村率先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60余人组团去汶上参观学习,成为全镇第一个到汶上“取经”的村。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参观回来后,全村干部群众思想都受到了很大触动,于是,村里便热锅热灶地连夜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讨论会,迅速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一整套拆迁建设方案。

为了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旧村改造工作,小埠头村委起草了《给全体村民的一封信》逐户进行发放,信中详细介绍了太和社区整体规划、拆迁补偿标准和操作方法、拆迁奖励政策、老年房入住优惠条件等,真正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参与决策,充分尊重民意,做到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各项环节工作都置于党员群众监督之下。

“评估理事会评出民心、评出公道,评出了群众的信任”

6月8日,随着第400户村民与村委签订拆迁安置合同的完结,标志着小埠头村群众在不远的将来都将搬进现代化的社区居民楼。刚与村委签订完拆迁安置合同的村民兰永之说:“说实话,家里房子才盖了不到3年,马上要拆掉,当时既心疼又对评估产生过怀疑,但当看到参与评估工作的人员都是村里老少爷们选出来的,他们对房屋评估既认真又严谨,程序也公正、透明,看了心里亮堂、明白,所以我还是很满意的。”

为保证拆迁工作的公信力,该村从威信较高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中选举出21名代表组成了评估理事会,村“两委”成员无一人介入评估,该理事会共分三组,每组7人,对村民的旧宅进行评估。各组根据旧宅评估标准进行打价,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价,剩余5人评估价格取平均数最后再将三组数据汇总后再求平均值。“以一套80平方米的安置楼为例,村里按成本价每平方800元卖给拆迁户,村民有了4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款,再加上1万元的拆迁奖励,就差不了多少了。”兰永之说。“每户人家的老宅子要21个人来报价,就是为了评出民心,评出公道,评出群众的信任。”村干部这样说。

“村里从房屋拆迁到新楼分配透明度高,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

400户村民签订拆迁合同,10栋居民楼预售一空,小埠头村村民对旧村拆迁和新小区建设表现出了空前的高涨热情,这主要归功于该村阳光透明操作的结果。为确保拆迁工作顺利开展,村党支部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完善的拆迁安置方案,对拆迁工作中涉及到的补偿标准、回迁安置方案、生活保障等内容以及资产管理所减免的费用和享受的收益、返还等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全部向村民公示、公开,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拆迁的积极性。村民陈永军说:“村里从房屋拆迁到新楼分配透明度高,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目前,该村共有400户与村委签订了拆迁安置合同,并预购房款950万元,首期10栋居民楼预售一空。村支部书记陈秀富在全镇“两新工程”现场调度会上介绍经验说:“拆不拆、建不建要有村民说了算,如何拆、怎么建尊重村民意愿办,好不好、快与慢村民参与看着干,只要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群众身上蕴藏的积极性就会竞相迸发,任何工作都会水到渠成。” 

新闻推荐

1.5万亩旱田变身样板田

本报讯(记者 万京华 武希刚)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把土地分割成了一块块方田,一行行新栽的柳树发出新芽,一道...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