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董士君坚持10年收藏红色文物5000余件

临沂日报 2019-10-28 13:27 大字

10月23日,董士君在展示他用卖血换来的红色文物。

10月23日,董士君在家里维修破损的展板。

10月23日,董士君在整理冰箱里存放的红色文物。为了防潮,他把重要的红色文物放在冰箱里。

10月23日,董士君在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举办红色文物展出。

10月23日,董士君在查看储藏室里存放的红色文物。储藏室里装满了他收集的红色文物,过道仅容一个人侧身经过。

沂南县50岁的董士君,用26年时间跑遍沂蒙大地,倾尽全家所有,甚至不惜卖血,收集了5000余件红色文物。他经常带着这些红色文物到学校、厂矿举办展览,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先后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文博机构无偿捐赠文物100余件。

1993年,爱好集邮的董士君到一位老革命军人的家中收集邮票,意外发现墙上贴着一张抗日战争时期的立功证书,董士君的心中一下子燃起了红色激情,他当即表示要花钱收下,被老人婉拒。一个月后,当他再次来到老人家时,这位老人已与世长辞,墙上那张红色证书也不复存在。

这对董士君的触动很大,随着时光的流逝和老革命军人的相继去世,抢救性收集保护这些从战争硝烟中留存下来的红色文物迫在眉睫。

从此,董士君放弃了持续10年的集邮爱好,专心走上了收集沂蒙老区革命文物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当时他所在的企业破产,成为待业工人的他觉得这是收集革命文物的好机会。他早出晚归,方圆百里以内的地方他都是骑自行车,一天要跑二三百里路,饿了啃几个干巴巴的煎饼。

这些年来,董士君花光家中全部的积蓄,并借了十万多元的外债。他和妻子省吃俭用,连续几年不添一件新衣服是常有的事。董士君每每谈到这里,脸上就流露出对家人的歉疚:“我自己苦点不算什么,看着家人和我一起受苦,心里真不好受,如果不是家人的默默支持,我决不可能在收藏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很多商人慕名找到董士君,提出愿意以高价收购沂蒙革命文物,双双失业的夫妻俩毫不动摇,董士君说:“我就是没有饭吃,也绝不会卖掉一份革命文物。”

但当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沂蒙红色文物时,董士君都是慷慨相助。这些年他先后向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山东省博物馆、渡江战争纪念馆等文博机构无偿捐赠文物100余件。

很多次展出时,这些文物都会受损,董士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为这些红色文物安一个家,建立一个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老区的光辉岁月,接受沂蒙精神教育。

新闻推荐

大庄镇人大助力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以来,沂南县大庄镇人大针对年初大庄代表团10名代表提出的“尽快提升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有效治理脏乱差”的工作建...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