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民解困 助民增收

临沂日报 2017-02-08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永超

通讯员 张现会

沂南县蒲汪镇大碌碡沟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第一书记帮扶村。

第一书记工作组自入村的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沉下心来,扎根农村,带领大碌碡沟村的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他们采取入户走访、座谈、发放意见征求书等方式,对村情民情、土地流转、扶贫项目立项、村集体收入、贫困户增收等各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钻蔬菜大棚、上施工现场、到集贸市场……凡是有群众在的地方,都出现过第一书记的身影。他们对76户贫困户连续进行了多轮走访,同党员和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径逐渐明晰。

要致富,先修路。工作组筹集资金90万元,完成了长2.3公里、宽6米的道路拓宽改造,不仅有效改善了本村村民的出行条件,更极大地方便了周围4个村群众的出行。

为提升村务办公条件,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在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协调帮助下,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为农服务中心,集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妇幼活动中心、医疗卫生、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技培训、村务办公、便民服务窗口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立足服务社区8000余人。

第一书记还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先后往市县各部门跑了50多趟,筹集资金170余万元,清理改造大口井、新打深水井、铺设输水管道、整修田间道路、建设储水大型水囤,实现了东岭1200亩缺水地块灌溉全覆盖。

助民脱贫致富,第一书记把目光首先锁定在了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和设立扶贫就业点上,并不断探索开拓新的扶贫路子。他们把入村带来的30万元工作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流转土地50亩,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23个。按照一般行情,每个大棚每年可收入6万元,仅此一项就能使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余元。此外,还建成了2个高温大棚,引进优质“玫瑰香”葡萄种植项目,两年后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他们积极发挥群众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在村内设立了盛源玩具、玉华家具、玉峰服装厂3个扶贫就业点,24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1月16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党员等一行到大碌碡沟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送去节日礼品和爱心关怀。家庭贫困的王大娘领到大米、白面等慰问品后,高兴得合不拢嘴。“第一书记来俺村,给大家带来了福气,俺们都跟着沾了光。”王大娘由衷地说道。 

新闻推荐

2016年山东省151万贫困人口脱贫 青岛、淄博、东营、威海四市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本报济南1月日讯(记者陈玮)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记者了解到,年全省现行标准下万贫困人口脱贫,超额完成全省万人年度减贫任务,脱贫攻坚年度战役首战告捷。青岛、淄博、东营、...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