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乡村图书馆的十二年坚守 图书从千余册到七万册,借阅者却锐减

齐鲁晚报 2016-08-24 00:00 大字

◥曹继华失联后,弟弟曹向荣接替他照料小河图书馆。12年前的大年初一,它以千余本图书在一座新房里开张;读者最多的时候,它的房前屋后都坐满了捧书阅读的男女老少;而现在,尽管藏书已超过7万册,但借阅者却越来越少——坚持了12年的沂南县小河图书馆,它的前路又在何方?

文/片本报记者高祥邱明

来图书馆的人

如今越来越少

8月21日上午,临沂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山东省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牌匾静静地立在一处普通的民房前。

推门进馆,里面空无一人。可能是听到门响,不多时,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从隔壁院子走过来。男孩告诉记者,他是图书馆负责人曹向荣的二儿子。因为父亲是兽医,需要经常外出给牲畜看病,暑假期间图书馆由他和哥哥曹燕京照看。

曹燕京今年高中毕业,十几天前刚刚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18岁的曹燕京从小就泡在小河图书馆里,他认为,他和同龄人是小河图书馆最大的受益者,少年时代在这里读到了难得的课外书,开阔了眼界。

“附近村里和我同龄的这拨人,今年有十几个考上了大学,这些人都在小河图书馆里泡过,而且是过来最勤的人。”曹燕京说,他弟弟今年十岁,像弟弟这一拨看书的真少了,手机、电脑是他们的爱好。

说起前来阅读和借书的读者,曹燕京感觉现在来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以前放暑假,中小学生来读书和借书的一天往往有几十人,这个暑假,最多的一天也只有十来人,少的时候干脆一个人也没有。”

图书馆创办之初

辛辛苦苦募集图书

曹向荣说,是三哥曹继华创立了小河图书馆。

2003年8月底,曹继华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完博士课程后要到海南工作,因为携带不便,想把自己收藏的图书寄回家,由此产生了在村里开办图书馆的想法。2003年9月初,曹继华把自己收藏、购买以及同学等捐赠的共12箱图书寄回家。

这些图书由父亲曹淑令看管,借用曹继华侄子用来结婚的新房展出,免费对外借阅。2004年1月18日,曹继华从海口回家过春节时看到,父亲用木板和空心砖搭了书架,一张木床上面也摆满了图书和杂志。

2004年1月22日,大年初一,曹继华家的图书室正式开办了。春节过后,曹继华返回海南工作。他的图书馆名气渐大,沂南县的多个政府部门、个人,陆续捐赠了近500册图书。湖头镇镇委、镇政府送来了8组书架。

2004年5月20日,曹继华辞职回乡,同时带回的还有他途经北京时募集的800多册图书。曹继华回乡后,把精力全部投在了图书馆上。2004年7月20日,小河图书馆正式注册。

随着藏书越来越多,周边村民也纷纷前来阅览和借阅。据统计,至2004年12月25日,读者阅览次数超过3000人次。

每天回家吃饭

然后准点“上班”

根据曹继华的记录,他返乡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图书馆借阅制度、捐赠制度、开放制度等,并在普通借阅室外,又建立了特藏室,还根据读者群体的变化和藏书的特点,不断地调整书架,以方便读者查阅。他还开辟了儿童阅览室,把儿童读物都放在儿童阅览室,引导儿童到儿童阅览室读书,并从他们中间挑选小管理员。

根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小河图书馆有记录的读者共有1035人,读者以本地人为主,包括沂南县和沂水县四个乡镇(沂南县的湖头镇、苏村镇和沂水县的四十里堡镇、许家湖镇)51个村庄的农民(及其子女)和少量乡镇、县城居民。

图书馆开业后,曹继华每天回家吃饭,然后准点“上班”。因为借阅免费,开业大半年他只收入了5元押金(因为一本价值10元的书丢失了)。2005年2月,因为家人劝说,曹继华外出寻找工作。

弟弟接手管理

图书馆坚守至今

曹继华走后,家人曾讨论过小河图书馆的去留,最终弟弟曹向荣接替曹继华,继续照管图书馆。接手图书馆后,他按照曹继华制定的规章继续免费向村民借阅图书。曹向荣说,小河图书馆成立12年来,影响了一大批孩子,仅仅在曹家小河村,近年来就考出去了几十名大学生,这些孩子曾经都是小河图书馆的常客。

小河图书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早在2005年,就有人以小河图书馆为例,讨论乡村农民自办图书馆该如何发展。曹向荣还参加过多次国内相关图书馆的会议。

2011年底,曹向荣投资15万元左右,建了8间平房,将数万册图书搬进了新馆舍。

新闻推荐

租赁公司盼补贴再多点

8月底,在临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的电动汽车租赁推介会上,电动汽车吸引了不少公务员前来咨询。本报记者邱明通讯员杜以坤摄本报记者高祥邱明在全国44个新能源汽车试点中,山东五市获批,数量最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