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沂南多路资金“跑”进农村公路

大众日报 2015-04-02 01:14 大字

□本报记者吴荣欣

本报通讯员孙兆明

劈开山石最高处达40米,架起的桥梁跨越30多米深峡谷——记者近日驱车行驶在沂南县连接马牧池、依汶、孙祖、双堠等乡镇19公里长的农村公路上,感叹于山区农村公路修建之难、农村改变之大。沿线13个行政村的村民从路边8对公交港湾乘车,可直达沂南县城、临沂市区,告别了出行难;沿线红色旅游景点、特色高效农业得到整体开发,增加了村民收入。

近年来,沂南县累计修了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修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徐从山算过一笔账:修一公里4米宽20厘米厚的水泥路,按国家标准,需投资30万元,修2000公里就得6个亿。

沂南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修路资金从哪里来?

除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外,沂南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贷款、捐资、义务工等方式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使农村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行业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之后,又实现了向社会行为的转变。

不搞“一刀切”

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英山介绍,近年来,沂南县抢抓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村村连”战略机遇,掀起了公路建设新高潮。在工程建设中,沂南县不搞“一刀切”,尊重群众意愿,本着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把最想修路的镇村优先纳入规划。

双堠镇上硠村地处沂南、蒙阴、费县交界处,距205国道仅1公里。前几年该村青年王玉才结婚时,正值雨后,道路泥泞,送亲车硬是在乡亲们用玉米秸铺垫的路上开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依汶镇后峪子村三面环山,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种植的帅李比山下村的每公斤少卖8毛钱,一年下来,户均少卖3000多元。

上级农村公路政策出台后,这些村的群众修路热情空前高涨。后峪子村党支部书记梁兆利告诉记者,村里通过组织召开“三会两组”会议,对村级公路建设进行“一事一议”,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解决工程的用工和用料问题,并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3年累计修建通村公路18公里。

社会捐助雪中送炭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沂南县出现了数百名为工程慷慨解囊的乡村干部。双堠镇干部面对全镇开工的75公里的村路工程任务心急如焚,他们每人带头拿一万元,一次筹资14万元给12个行政村购买水泥和机械。铜井镇曹家泉村两委成员为帮助群众彻底脱贫,以个人名义一人借款1.5万元投入工程建设,使全村2.8公里水泥路提前竣工。

砖埠镇榆林村村民吃够了不通硬化路的苦头,召开修路动员会后,全村男女老少自觉募捐,200元、100元、50元,仅一个星期时间就募集资金11.5万元。双堠镇上硠村村民听说要修水泥路,仅5天时间,村民把5000余立方米石块搬运到路上,并且捐资一万余元购买水泥。

沂南县天彩礼花有限公司经理王学文捐款2.5万元;沂南三建公司负责人汪立志捐款2万元;沂南金矿、县水泥厂捐款捐物达30万元;在北京申安集团工作的庄申安,一次寄回10万元支持村里修路。据统计,全县先后有60多家企业主动捐献修路资金300余万元。

把钱用在“刀刃”上

为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沂南县从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明确提出哪个乡镇、哪条路段先建设,哪里就优先使用补助资金。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新建道路所在乡镇从本级财政中每公里配套2万元,同国家补助资金一并拨付使用。

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制定了统一的资金专户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流程,资金拨付需由施工单位提出拨付申请,镇村分管领导、工程技术员、交通部门、财政、纪检严格把关确认后,由指挥部审核拨付,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沂南县政府与盛源集团共同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8公里泉乡大道和4公里马泉创意园区道路,解决了沿线5万群众出行难题。

镇村两级通过引进市场机制,通过道路两侧经营开发权、路桥冠名权、树木种植拍卖等办法筹措资金,保证资金需求。孙祖镇大良村处置废弃的小学院落和原村委大院,将4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村村连”工程。

新闻推荐

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深入开展

□记者赵洪杰报道本报沂南讯8月20日,省政府在临沂市沂南县召开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现场培训会议,副省长赵润田出席会议并讲话。赵润田指出,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的特...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