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转调创” 做实“治用保”临沂市强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水质安全

临沂日报 2015-04-01 21:42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志华 珊珊 通讯员 统民)为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临沂市坚持把畜牧业科学发展与按流域建立“治用保”体系有机结合,不断健全完善治理机制,系统性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全市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十二五”以来,临沂市累计投入资金2.76亿元,实施以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项目596个;禁养区拆除各类畜禽养殖场户 6932个,转产897个,限养区和适养区转产1149个,停养7379家,整治22664个;推广生物环保养殖垫料面积723.2万平方米。

“十二五”以来,临沂市通过实施“转调创”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初步实现了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在指导方针上,由数量增长的外缘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3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发展“生产发展、生产者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安全”的“三生”畜牧业。在产业布局上,规划建设城郊都市畜牧业、平原丘陵高效畜牧业和山地生态畜牧业,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实现产业共生融合,力求实现养殖污染物就地处理消纳。二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污染轻、效益高的牛羊兔等草食家畜,在减少污染产量的同时,消化农作物秸秆,减少焚烧秸秆导致的大气污染。2014年10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新建青贮池按每立方米池容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调整生产结构,积极推动“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场区”的“三退一进”活动,大力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突出强调治污设施“三同时”和新建养殖场必须通过环境评价。持续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标准化示范场 21家、86家、1091家、1570家。全市规模养殖场共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775个、污水深度处理工程31个、粪污处理沉淀池10767个、沼气池3383个。三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行生态特色畜牧业,积极发展大型畜牧产业园区。创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提升生物环保养殖技术。创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

临沂市严格落实“治用保”,全面消除环境危害。

坚持全方位“治”。临沂市坚持依法治、统筹治、分类施治、典型示范治、部门联动治、全民动员治、责任倒逼治、加大投入治。坚持以“治用保”理论为指导,从全流域出发托清底数,制定治理方案。治理责任以河为线、以养殖场户为点,以线串点实现流域全覆盖。在治理养殖污染的同时,启动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区域收集站,配备专用运输车辆,形成与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联动的处理机制,基本形成了专业化集中处理与养殖场户自行处理相补充的处理格局。坚持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分别制定了整治标准和整治措施。

坚持资源化“用”。临沂市在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上,探索形成了符合科学规律、适应本地特点的“四结合”。一是小循环与大生态相结合。大力推行蒙阴县“兔—沼—果”“禽—沼—菜”“猪—沼—粮”、种养结合的产业园区等小区域生态循环构成县域生态产业的模式,实现就地转化利用。二是种植户与养殖户相结合。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种养结合模式。三是推广成熟处理技术与针对性研发引进相结合。对各类养殖场依法健全处理区域、治理设施,推广干清粪、发酵床养殖、雨污分流等技术,积极做好养殖废弃物的再利用。四是就地利用与商品化加工外销相结合。目前,临沂市已发展专业有机肥生产厂11家,年生产有机肥85.3万吨,产品销往国内5个省区。

坚持常态化“保”。临沂市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依法履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责任逐级落实到县、乡、村、养殖场和各级河长。探索建立持续推动的长效机制,全市实行生态补偿金制度,特别是沂南县在落实工作责任押金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建立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各级畜牧部门将每个养殖场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到监管兽医。探索建立政府、企业、政策性补贴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畜禽养殖污染 

新闻推荐

大庄镇人大关注食品质量安全

沂南讯 近日,大庄镇人大组织辖区内市县人大代表组成检查组,对镇驻地和部分村居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实、餐饮服务业食品卫生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了检查,以日常食品为检查重点,...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